对苹果来说,这一招的确"大胆",因为得罪消费者,他们会用脚来投票。但目前来看,"果粉"的不满情绪虽然有,但还是基本稳定,该买还是买了。但另一方面看,的确"很值得"。有消息称,苹果不送充电器的举动为其节省了超过400亿元人民币的开支。
消费者不怕苹果公司投入精力、财力做环保,就怕苹果公司打着环保的幌子,侵犯消费者的权益,变相增加自己的利润。毕竟,这400亿元的支出,总会落到一些消费者的头上去。手机赚一次钱,充电器再赚一次钱,行为"相当大胆"了。苹果的环保成绩单,这么亮眼,但新闻评价里却没有多少好话,原因大概就在这里。
就在这几天,苹果的另外一则消息也上了热搜。本月初,苹果因为不送充电器,被巴西一位法官判决向消费者赔付约7000元人民币。看来,苹果还是惹了众怒,也是有人较真的。那么,苹果既得到了利润,又成了环保功臣,还想求赞,这怎么可能?
苹果公司作为创新型公司,公众希望它能承担更多的环保责任,要有更多积极的作为。那么,苹果在这方面,就应该有投入真金白银的勇气,以及利用创新技术和思维来减少对地球资源的消耗,而不该在消费者身上动心思。
配不配充电器,应该把选择权交给消费者。一刀切的行为,总是让消费者的感觉被冒犯。毕竟,只有消费者积极配合的环保行为,才能得到拥护,也才能真正起到节约资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