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皇帝亲自主持,选拔天子门生的考试

2022-04-25 12:40  360kuai

殿试又称廷试或者御试,是科举考试中等级最高的一次大考。殿试中的前三名被称为状元、榜样和探花。下面就聊聊清代的殿试,让大家了解一下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到底是什么样子。在古代,科举考试一般分为三级,乡试、会试和殿试。殿试在会试之后举行,一般只有用一天的时间。

在清代早期,殿试一般是四月举行,偶尔也会挪到五月进行。之所以定在春天举行考试,是因为气候原因。如果天气太热,举行大规模考试会引发卫生安全问题,也会影响考生成绩。到了乾隆年间,殿试被确定在四月举行,并且成为定制。

在顺治年间,殿试在室外举行,具体地点是太和殿前。如果在考试当天遇到下雨天气,会临时搬到太和殿两侧的房子中举行。雍正登基之后,为了彰显他的恩德,在这一年的十月开了一场恩科。当进行到殿试环节的时候已经是冬天了,古代考生用毛笔写字,冬天墨水都冻住了,根本无法进行答卷。于是,这次殿试首次进入太和殿中举行。雍正为了笼络人心,特意下旨在太和殿中多多放置火炉,不要冻坏了的这些国之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