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冬天,东北局文化部开始整理解放战争后留下的文化遗产。书画鉴定专家杨仁先生在鉴定收缴来的大量字画时,发现一卷画面呈古色古香的淡褐色的长卷,画卷之后有金代张著的题跋:"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杨仁恺判断这就是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于是将这幅画卷的照片,发表于东北博物馆编印的《国宝沉浮录》中。
此事立即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郑振铎将这幅画卷调往北京。经专家学者进一步考证、鉴定,确认这幅绘画长卷就是闻名遐迩的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画面中虹桥的结构符合北宋木拱桥的结构,而其他本的《清明上河图》不能体现这一点。
于是稀世国宝《清明上河图》入藏北京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