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1斤西湖龙井滞销,生产包装销售均受影响,茶农只剩叹息

2022-04-20 14:52  凤凰WEEKLY

谷雨前一天,是销售雨前龙井最忙的日子,然而茶商李铭却高兴不起来。

别说雨前龙井了,她的仓库里明前龙井还有好多堆在那里,西湖龙井,滞销了。

一边是不断增长的库存,另一边是手机里传递出的各地疫情报道,李铭内心有说不出的焦灼:本以为今年只是在产量上少了点,没想到现在连销售也出了大问题。

她隐约觉得,如果按目前情况,自家企业今年销往上海市场的西湖龙井,怕是要"全军覆没"了。

事实上,不只是李铭所在茶企,今年杭州整个西湖龙井在生产和销售上都面临着巨大的难题。在采摘环节,因为疫情管控,头几天明前茶的采摘旺季,采茶工未能及时到岗,只能听任茶叶疯长,直接出现了特级原叶枝头高挂,却无人力进行采摘的现象。随着上海疫情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不少茶企和合作社都选择了放弃最后十天的采摘,提前送所有采茶工回家。

"前三天,后十天,春茶采摘总不过二十几天,这就(被迫)浪费了十三天,今年产量上的减少和损失,可想而知。"李铭这样感叹道,她甚至不愿意去算产量产值上的大概亏损。

据业内人士估计,每年西湖龙井核心产区龙井茶的总产量在135吨左右,这里面包含着很大一部分礼品茶。作为茶中"茅台",西湖龙井明前茶的礼品定位很清晰,价格也十分坚挺,档位从精品到二级,销售额从三万块一斤到四千块一斤不等,除了一部分老茶客的自饮自酌,更多的西湖龙井则以礼品茶的身份在市场上流通。

上海市场,通常占据了明前龙井茶的很大一部分份额。而今年,受快递和疫情影响,这些标价三万三的精品西湖龙井受到了明显的冷落。

"因为在杭州离得近,我这边客户半数都是上海的。现在好啦,原来客户们预订的两三万一斤的明前茶,现在只能炒好包装好在自家仓库里放着落灰。一年到头的收成全指着这些茶叶,今年却这样,明前茶卖到雨前的价格我就满足了。"李铭只希望能尽快将这些礼品茶出手。

对于像她这样的茶叶商来说,茶叶销售行情亏损似乎已成定局。

"生产、包装、销售都遇到困难"

和李铭有些不同,除了担忧今年茶叶的产销之外,戚英杰还发现了另一个关乎西湖龙井根本的严重问题。

作为杭州西湖龙井茶核心产区商会的会长,戚英杰经营的杭州西湖龙井茶业有限公司与将近270亩面积的茶园有着密切合作。每到春茶成熟采摘的时候,他总会招纳大量采茶工进行为期20天左右的采茶工作。从采摘到炒制,经历粗加工、精加工等众多生产流程最终将成品运往全国各地,戚英杰有一套完善的生产制作流程。

但今年,戚英杰有些坐不住了。采茶工关联着从原叶生产到加工的每一个环节,非常关键。采茶是个手工活,是机器可无法替代的,所以在每年龙井茶的生产环节,采茶工们都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但眼看着采龙井的工人老龄化程度越来越大,从最初的十几岁到三十几岁、四十几岁,再到现在的六十几岁,七十几岁,戚英杰的心里越发焦灼了起来。

一行平均年龄超过67岁的采茶工正行走在茶田间的小路上

"现在还好,可是要是等这一批人老了呢?!"龙井茶是戚总所在的龙井村世代以传的特产,当地村民少,茶园又多,完全不能应付旺季采摘,"天一热,茶叶长得快,它不可能跟人商量嘛,人手跟不上,茶叶质量不就下去了。"

今年三月份又遇到特殊疫情,外地采茶工一时过不来。"采茶工们还没来的时候那几天刚好气温高,茶叶生长得飞快,我们只能自己上,一边从没有疫情的省份找采茶工,一边得先去采茶叶。好在村里大家都搭把手,也有志愿者,这才总算熬过来了。"想起当时慌张的情景,戚英杰仍心有余悸。

然而,最初的"抢收"因为人力有限,只及时采回了一部分精品原叶,更多的茶叶在高温的催化下自由生长,然后只能被迫"降级"。

而赶上今年疫情不稳的大环境,还没来得及仔细思考采茶工老龄化的问题,经营方面也是情况屡出,龙井茶生产包装的上下游产业链条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戚总对每年的贡牌龙井茶外包装很重视,从产品设计风格,到每一个图纹元素,都会仔细斟酌把关,好不容易确定了今年新的包装风格,但问题却出现了。

外包装用的茶器,戚的公司与泉州德化的一家烧瓷工厂已有十多年的合作,今年头一回被放"鸽子"。瓷器胚都做好了,但工厂却因为疫情原因直接"停摆",没法开工,瓷器自然烧不出来。眼看着今年的新包装迟迟来不了,戚英杰急得整宿整宿睡不好觉。他想了很多办法,但还是无计可施。新包装出不来,但茶叶还得销售,不得已,戚英杰招呼员工们给新茶再次穿上了去年的"旧衣"。

事实上,这种情况谁也没料到。今年3月初,距离头茬春茶采摘还有半个多月时间,像很多龙井茶生产商一样,戚英杰特地开通了抖音直播带货的新渠道,早早地给今年的茶叶做起了预热。开播十多天内,凭着自家茶叶的口碑,再加上今年设计新包装对客人们的吸引力,一时之间预售的订单数目十分可观。

而福建泉州市的疫情却不怎么乐观。面对着连续几天的疫情新增人数,政府第一时间进行了管控,工厂停工,人员隔离,早先烧制好的瓷器胚在空荡荡的工厂落了灰。

"今年的礼盒包装元素融合了中国元素,都是我们想了很久熔铸了很多历史意蕴在里面的,做工也都非常精美。宣传片发出后,订货的顾客也是很多的。但是没办法,这毕竟是不可抗力因素。"戚英杰觉得很惋惜,脸上也都是无奈。

在换成旧包装后,一些客户选择了退订,这又是一大笔损失。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似乎要把胸中所有的失望都抒发出来。原本他还想着,今年的产能估计能再增长50%。

"现在又赶上上海这波疫情,很多地方快递停运,前段时间一直用的顺丰也停了,我们还是在杭州,更没办法了。(产销量)能和去年持平就好了。"沉默了一会儿,他发出了这样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