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古代帝王死后,其灵柩需要放置几个月才下葬,他们不担心尸体会腐烂吗?

2023-03-29 08:19     360kuai

不少答主都谈及"天子七月而葬",可很多人都忽略《礼记》原文究竟是如何表述的。其实,要解释这个问题,只要理解了《礼记·王制》中的记载便可:

"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卿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月而葬。"--《礼记·王制》

这段史料中有两个关键词:"殡"和"葬"。"葬"很容易理解,也就是大家所讲的下葬,相当于咱们民间所说的"入土为安";"殡"的本意为停棺待葬,是指将尸体收敛于棺内,等待下葬。这里需要解释的是,古代丧礼进入"殡"的环节后,也就相当于结束了现代葬俗中的"停尸"。

说的再直白些,认为古代帝王会"停尸"数月,都是误解,因为尸体入棺后,已经进入了"殡"的环节。

按照《礼记》的说法,先秦时周天子也不过是停尸七日,诸侯则停尸五天,卿大夫、士和庶人,则停尸更短,而七月而葬、五月而葬和三月而葬,则是"待葬期"。当然,还需指出的是,以上说法,也是"理想化"的周礼,现实中并非完全恪守。

在瞿同祖所著《中国封建社会》中,曾对天子丧期进行过简单梳理,该书指出:"(天子丧期)多至七月,少至一月,并没有一定的标准。"历史上并非每位周天子或皇帝,都会严格按照《周礼》的记载来下葬。

理解到了这里,我们再来简单解释下古代为何"不怕尸体腐烂":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