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我们详细的品读其中的情节故事,却能够发现他的大志向,大智慧和大勇气。
首先他弃官不做,随曹操结伴同行,逃亡千里的事情来说。那个时候董卓已经把持朝政,天子已经没落,这个时候在为官,就要交出刺客曹操,纯粹属于助纣为虐,不但一身名气毁于一旦,就是自己心中的抱负也难以施展。这个时候他只有两种选择,一继续为官,做一个护一地安危的父母官,但是声名狼藉,二追随曹操,与之一起逃亡,以图以后匡扶社稷,救一国之安危。孰高孰低一眼而明。
其次背弃曹操,不辞而别,当时杀吕伯奢家人的时候,他没有阻止,是因为他们以为此人家不怀好意,属于保命的行为,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也是这个道理,所以他不但没有阻止,也参与了屠杀。后来杀吕伯奢的时候,他就看出来曹操并没有匡扶社稷之心,全是一肚子的私利,与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相背离,而且他本可以杀死曹操,但是他却没有做,这才是坦坦荡荡真君子所为,不力而别也是如此。
随之跟随吕布,是因为吕布此人无智,用小利就能引导,相比之下各路的诸侯,那个还有忠君爱国之心,按个还能悬崖勒马,唯有吕布,所以他不是不智,而且还是有大智慧。只是吕布后来被曹操奸计所惑,已经非他所能阻止。
最后死前的时候,还能想到家人父母,并且借用曹操的话语反将一军,让自家妻儿老小没有生命之虞,不但展现了自己的志气和精神,更用光明磊落的阳谋保护了自己的家人。这样的人,三国也就只有陈宫·陈公台一人,怎能说他不忠不义不仁不孝不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