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赤壁之战时,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的军令,诸葛亮却说只要三天就行,还需要鲁肃。诸葛亮后来在鲁肃的帮忙下,又利用了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到了十万余支箭,这就是历史上草船借箭的由来。
那历史上真实的草船借箭是什么样的?真正的主角又是谁?曹操为何宁可射光10万支箭,也不放火箭?
草船借箭的故事是为了神化诸葛亮,而历史上真实的草船借箭的主角却不是诸葛而是孙权。历史上草船借箭发生的时间是建安十八年,赤壁战争之后,曹操和孙权主备在江淮一带展开生死较量。
据史书记载。孙权不断向曹操发出挑战,曹操却下令军队坚守不出,双方僵持一段时间之后,孙权就亲自乘了一艘轻船从濡须口去深入了解曹操军队的情况。曹操知道孙权曹查看曹军情况便下令让军队严加戒备,开弓放箭,由于船身一侧中箭太多,船体开始倾斜。孙权便不慌不忙,命人调转船身,让另外一侧受箭。这是历史上说法的第一个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