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若中美起冲突,美国准备迎接导弹荒吧(2)

2022-04-16 20:00  观察者网

文章作者表示,尽管美方持续提供援助,但拜登从未计划会发生这样一场冲突。当时的假设是,俄军将迅速战略乌克兰大部分地区,而美国则将支持乌克兰武装力量在境内进行低强度的抵抗即可。而事实却是,乌克兰方面激烈抵抗,导致这场冲突已变得高强度且旷日持久,消耗了大量弹药和关键军事资产。

五角大楼官员称,基辅每天都在消耗相当于"一周时间才能输送的反坦克弹药"。由于俄军的空袭和战斗耗损,基辅还缺少可用的战机。在马里乌波尔和其他地区,弹药已经变得稀缺。

因此,这也让西方国家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选择,是向乌克兰提供更多的物资?还是节约有限的国防实力做自我防御?

目前,德国因缺乏富余装备而拒绝向乌克兰移交坦克,加拿大也表示很快将无法提供乌克兰急需的火箭发射器和其他装备,美国则已向乌克兰提供了其"标枪"反坦克导弹总库存的三分之一。为了不使自己的军火库严重枯竭,美国已无法继续向乌提供武器,且可能需要数月或数年才能大幅提高产量。

至此,该篇评论文章将话题延展至了中美俄这三大国未来的军事发展态势,并设想了未来可能发生的大国军事冲突。

文章称,按照同样的分析逻辑,当前俄乌冲突对于美国而言是一场"使人清醒的预演",能反映出美国自身在和中国或俄罗斯发生潜在冲突时可能面临的问题。如果被迫在东欧或西太平洋发生战事,美国将在几天或几周内耗尽导弹库存、精确制导弹药和其他关键资源,还可能遭受坦克、飞机、船舰等高精尖装备的严重损失。

资料图:文章作者哈尔·布兰茨

"一战期间,因为欧洲战斗人员耗尽了其军火库,导致了1914年的'子弹饥荒'。如果发生(美中或美俄)大国冲突,准备好迎接'导弹饥荒'吧。在上世纪的世界大战中,美国无与伦比的制造业基础最终推动其取得胜利,但如今,向'自由世界'补充武器可就没那么容易了。"作者布兰茨这样写道。

他分析称,美国的经济领导地位不再主要基于制造业,国内在机床、成熟劳动力和闲置产能的短缺情况可能会减缓战时重整军备的能力。例如,美国无法迅速为乌克兰扩产"毒刺"导弹,因为扩产所需的劳动力已经不复存在。

"这个问题并非无法解决。"写到此处,这篇文章也提供了解决军备短缺的方法,仔细品,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打钱。

文章称,美国关键武器的库存之所以比人们想象的要少,部分原因是生产限制,部分原因是五角大楼约7500亿美元的预算大部分用于了人力、医疗保健以及武器之外的事宜上。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则包括,加大对国防工业基础的投资、更积极地采购和储存关键弹药,建立后备工业兵团(平民在和平时期接受基本训练,以便为战事生产做贡献)、由日本等主要盟友帮助美国在造船等领域增加产量等。

"小型战争通常预示着大型战争的到来。俄乌冲突显示出,想要让'民主军火库'顺利完成任务,需要付出何种代价。"作者布兰茨在文章结尾处这样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