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县令看别处造反的风起云涌,也想夺个先机起来响应,在萧何、曹参的游说下,答应让刘邦回来领头造反。等吕雉让樊哙把刘邦找回来后,县令又后悔了,还要把萧何、曹参捉起来问罪。萧何、曹参得知消息后,连夜从城墙上下来,跑到刘邦那里,做了刘邦的手下。等到刘邦做了沛公,萧何积极替刘邦出谋划策,又和曹参、樊哙等人分头行动,招兵买马,替刘邦集聚了几千人的队伍。
萧何作为丞相,坐镇汉中,源源不断地把粮食、兵员送到刘邦征伐一线,刘邦在好多次战役中全军溃败、逃跑、绝望,每次都是萧何在后方及时的填补兵员,使得刘邦再次披挂上阵,保证了整个战场的胜利。萧何不仅对刘邦在前线全力支持,在汉中,他大力组织生产,想方设法为民办事,得到了汉中地区广大人民的爱戴和拥护。
萧何作为刘邦的好友、属下,忠心耿耿,对刘邦所交代的事一丝不苟,从没有出过任何差错,还是得到了生性多疑的刘邦的疑虑。由于萧何名望很高,刘邦在外征战时怕萧何也学别人借机造反,因此每次有使者护送军需送往前线时,刘邦每次都问萧何平时的情况,使者几乎都是同样的回答:"丞相爱民如子,除办军需外,都做安抚、体恤百姓的事。"刘邦每次听了都沉默不语。消息传到萧何那里,在门客的提醒下,知道刘邦心怀嫉妒,怕自己取代他在民众中的地位,就采取了自毁名节的事情,如低价强买民众土地等违法乱纪的事。等刘邦战罢归来、雪片似的告状信递到他手里状告相国时,刘邦却显得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