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出院,出院患者被拒收?市民政局回应!上海最大家用氧企业停产(2)

2022-04-11 14:26  每日经济新闻

截至4月11日9时:这次疫情全市已累计排查到在沪密切接触者236580人,均已落实管控,其中197702人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其余正在检测中。已排查到在沪密接的密接117995人,均已落实管控,其中115681人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其余正在检测中。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顾洪辉介绍了如何实施分区分类差异化的防控。封控区是指近7天内有阳性感染者报告的居住小区、自然村或单位、场所,实施7天封闭管理+7天居家健康监测。7天封闭管理期间,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

如7天封闭管理期间无新增阳性感染者,则后续实施7天居家健康监测,实行人不出小区、严禁聚集。7天封闭管理和7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无新增阳性感染者,且第13天区域内所有人员核酸检测均为阴性,解除封控,调整为防范区。

如7天封闭管理期间出现阳性感染者,则对所涉楼栋实施封闭管理至14天期满;所涉楼栋之外的其他区域后续实施7天居家健康监测,如7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出现阳性感染者,根据流调结果和综合研判后,落实相应管控措施。

管控区是指近7天内无阳性感染者报告的居住小区、自然村或单位、场所,实施7天居家健康监测, 人不出小区、严禁聚集。原则上居家,每户每天可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分时有序、分区限流,至小区指定区域无接触式地领取配送物资。

如7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出现阳性感染者,则调整为封控区,落实相应管控措施。如7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无新增阳性感染者,且第6天区域内所有人员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则解除管控,调整为防范区。

防范区是指近14天内无阳性感染者报告的居住小区、自然村或单位、场所,实行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限制人员聚集规模。人员要减少流动,避免聚集。鉴于当前上海市疫情形势,防范区内人员原则上在所在街镇范围内适当活动,不得流动到封控区和管控区。

如防范区内出现阳性感染者,则调整为封控区。所以,大家都要积极配合疫情防控,避免因为个人违反三区防疫规定,影响整个小区。一人感染,全小区又被封控。

目前,根据初步筛查结果和风险研判情况,各区划定了第一批三区名单,其中封控区7624个、管控区2460个、防范区7565个。

目前已有1.4万人出院

如何更好解决出院患者被拒收?

发布会上,邬惊雷说,昨天(10日),全市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的出院和解除隔离医学观察的人数超过了3000例,返回居住地接受健康监测。预计今天出院和解除隔离医学观察的人数还会创新高。

当前,上海疫情防控正处在最紧要的关键阶段。我们要进一步强化采、送、检、报、转、收各环节的衔接和联动,压缩时间、提高效率、快出结果,及时发现风险人员并快速转运收治隔离。要切实做好医疗救治工作,坚持中西医结合、分类施治,持续提升救治水平。要有序组织好入院入舱工作,做好感染者出院出舱工作,建立从医院、方舱到社区的衔接机制,确保出院出舱群众顺利回家。

据新华社,截至9日,上海已有出院患者和解除医学观察人员11000多人。因此,上海目前已有超1.4万人出院和解除医学观察。

市民政局局长蒋蕊说,昨天出院患者和解除医学隔离观察人员数量比较多。他们经过医务人员精心治疗,可以出院回家,这是很令人高兴和欣慰的。为确保出院患者和解除医学隔离观察人员平稳返回社区,并做好后续相关工作,特别强调以下几项要求:

首先,出院患者和解除医学隔离观察人员由各区通过闭环转运,点对点地安全送回居住地。为此,各区要明确专门力量(也就是组建工作专班),与各医疗机构(特别是方舱医院)做好信息接洽和转运,同时指导出院人员居住地的居(村)委会、物业单位做好对相关居民的解释疏导工作,确保不阻拦、不拒绝。

其次,出院患者和解除医学隔离观察人员要落实7天居家健康监测,有条件的出院人员最好居住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并分餐饮食,减少与家人或同住人的近距离密切接触。

各区、各街镇要指导相关居(村)委会,并组织社区志愿者主动关心出院患者和解除医学隔离观察人员的日常生活起居,特别是对其中的独居老人、残障人员和其他有特殊困难的人员,要加强物资保障和人文关怀,尽可能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