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人尚且如此仁慈宽厚,对待有才有能力的人,他就更加宽厚了。包拯以清正廉洁,断案如神而闻名于世,据说包拯言辞激动的时候,唾沫星子喷得仁宗一脸,但仁宗并不怪罪,一面用衣袖擦脸,一面还接受他的建议;嘉祐年间,苏辙在科举考试的试卷中说他听说宋仁宗宫中美女有数千人,仁宗纵情声色,不理政事,俨然就是在说仁宗是个昏君。考官们都认为要治苏辙的罪,认为苏辙对仁宗恶意诽谤。仁宗却说:"苏辙一个小官,却敢直言,应该给他功名。"
还有个四川的书生做了首"把断剑门烧栈阁,成都别是一乾坤"的诗献给成都太守,成都太守看完大怒,这人是明目张胆的煽动他造反呀,把书生绑起来送到了京城,听候处置。仁宗没有惩罚书生,他说:"老秀才想要做官才写诗泄愤,这么点小事治啥罪?干脆就给他个官做。"于是授其为司户参军。
公元1063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54岁的宋仁宗去世了,大宋朝野上下莫不哭号,举国哀痛。《宋史》记载:"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宋仁宗赵祯驾崩的讣告送到辽国后,"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时为辽国君主的辽道宗耶律洪基也大吃一惊,冲上来抓住宋国使者的手号啕痛哭,说:"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又说:"我要给他建一个衣冠冢,寄托哀思。"此后,辽国历代皇帝"奉其御容如祖宗"。
仁宗"仁"了一辈子,死后连外国君主也伤心不已,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