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下的众生相”:每一个人都应该明白的3个扎心现实(2)

2022-04-07 11:13  百家号

曾看到一则新闻,一位男子疫情期间失去工作后住在了大桥下面,成了一名流浪汉。他不敢回家,不知道怎么和家里人交代,直到民警找到他耐心开导才结束了流浪的生活。

曾在一个视频的评论中看到一句留言,说疫情之前从来不吃剩饭,可经历了疫情后全家把吃剩饭当成了习惯,不敢再糟蹋粮食。

这句话令人破防了,心酸的想哭。成年人的崩溃,都是从缺钱开始的。所以从现在开始,学会节俭,才能让你的小家更加安稳。

2.转化负面情绪,自己开解

我们的国家和医护人员真的很不容易,他们没日没夜在自己的岗位上与病毒争分夺秒,保护着老百姓的安全。而我们每一个人,又都在与心理的自己搏斗着,在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心理抗疫"。

疫情发生的这两年,明显感觉到周围人的情绪变化。以前朋友圈高调的人变得低调了,那些原本就低调的人简直就是"消失"了一样,每个人的心底里都似有一块千斤石,压着人喘不过气来。

2020年的冬天、2021年的冬天,连续经历两次被封在家的日子后,我的情绪也彻底到达了极点。孩子在家上网课不认真,没有自己的时间去学习,闲下来的时间要去各种APP抢菜。

在一次歇斯底里的哭过后,情绪宣泄了出来,也慢慢清醒了。现在是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可难道就不过了吗?作为父母这样太过于负能量,又怎么能给孩子做好榜样呢?

自己在心里给自己开解一番后,和孩子一起制定了作息计划,尽量让每一天过得充实。既然大目标完成不了,那就退而求其次,去完成一个人生的小目标,获得心理的成就感。

以前我们总是期待疫情结束,春暖花开的时候重拾生活的希望,可是2022年的春天让我们突然明白了这样一个残酷的道理,其实我们要做的是活好当下,珍惜拥有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