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明朝灭亡后,左良玉恸哭先帝,并且拒绝了大将领门提出的建议,发誓一定要守住武昌,挡住满清。这些,应该说只有满腔热血的爱国志士,才有的表现。其实,左良玉的爱国之情,在三少看来,并不是那么炽热。有的时候,好像还带着情绪似的。
比如说:在开封之战,在北京之战,左良玉之所以隔岸观战,他认为手里的军队,是自己辛辛苦苦打拼下来的,是自己的立身之本。在这里,他并没有理解成自己手里的部队,是国家的军队。等到北京告急,左良玉却还没有发兵的意思。皇帝等急了,才许了左良玉父子官位和官衔,甚至世袭的藩王,左良玉才行动,写了出兵计划。这说明,左良玉即使要救崇祯皇帝,也是带有功利性的。
相比起大明的方孝孺,誓死如归,左良玉的爱国忠君思想,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不知道在你的心里,左良玉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