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嵩出生于712年,豪迈不拘小节,臂力惊人,好骑射,但不事生产,也对读书不感兴趣,后来就投了军,当时的范阳节度使张守珪收养了一个义子,此人就是安禄山,安禄山以范阳起家,最终依靠此处举兵反唐。而薛嵩就投到安禄山军中,为安禄山攻打大唐,薛嵩和他祖父一样,作战很是英勇,很快就脱颖而出,后来一度成为相州刺史。但叛军虽然在开始势如破竹(主要是李隆基晚年太昏庸了),但很快内部也出现了问题。先是757年,安禄山第二子安庆绪联合宦官李猪儿杀死了已经眼盲的安禄山,后来史思明又和安庆绪不和,先投了唐又复叛,后来又杀死了安庆绪,接收了安庆绪的部队,在范阳称帝。761年,史朝义又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史思明。
第二年,李豫继位,即为唐代宗,不久,朝廷启用仆固怀恩为朔方节度使,进军洛阳,当时的史朝义派出精兵10万支援,但还是被唐军打败,史朝义不得不逃往范阳,只是不断有军队投降大唐,田承嗣献出了莫州,李怀仙也献出了范阳,史朝义不得不自杀身亡,而其他的大部分将领都投降了大唐,当时的薛嵩为相州刺史,听说仆固怀恩到来,"惑迎拜于怀恩马前。"怀恩仍旧让他做相州刺史。
当时的怀恩已经有了二心,上表朝廷大封安史之乱中的降臣,其中薛嵩成为相州刺史,相、卫、洺、邢等州节度观察使。至此,薛嵩的身份来了一个华丽转变。作为地方节度使,薛嵩感念朝廷的重用,在治内,颇有政绩,为安史之乱后的重建工作立下了大功,被封为高平郡公,后又迁至检校右仆射、平阳郡公。773年薛嵩病逝,时年62岁。
薛嵩反唐却因此重新让薛家兴隆起来,这看似很反常,然放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却也是正常。安史之乱对大唐的影响是巨大的,为了安抚人心,为了乱后重建,朝廷对这些降将进行安抚,但也因此形成了地方藩镇割据,大唐再也不复从前的强盛,从这里来说,唐玄宗正是那个把盛唐拉向弱唐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