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他与诸将约法三章,第一条就是"少帝及太后,我皆北面视之,公卿大臣,皆我之比肩之人也,汝等毋得辄加凌暴"。据说,他还立有太祖誓碑,要求"保全柴氏子孙"。
7岁的柴宗训,随后被废为郑王。两年后,962年,被发往房州(今湖北房县)居住。房州毗邻神农架林区,位置偏远,向来是贬谪者的流放之地。
即便如此,柴宗训的命运比五代更替中其他末帝,已经好很多了。五代其他4个末帝,除后晋石重贵被契丹俘虏,得以善终之外,另外3个都死得很惨。
赵匡胤也靠保全柴宗训的性命,赢得了旧朝上下,以及历史上许多史学家的好评,为宋朝的宽柔仁政树立了口碑。清代史学家赵翼就说,后周柴氏在宋朝一直褒封赏赐不断,足见大宋"待亡国之后,可谓厚矣"。
真实的历史却是,柴宗训幼年未夭,成年即死,不能不令人怀疑赵匡胤下了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