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带领巴蜀的汉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破三秦时的大环境是暴秦刚被消灭,项羽大封诸侯,天下还是处于一个非常割据的大环境下。而三国时期,曹操统一北方之后,孙权在江东站稳脚跟,夺取了荆州,巩固了江东集团的战略要地,蜀汉政权自刘备夷陵兵败之后,很难有实力于其他两家对抗,天下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三足鼎立的局面,一旦有一方势大,另外两家必定联合。
(4)实力悬殊过大
诸葛亮时期的蜀汉政权根本无法和韩信时期的巴蜀相比较,其实力悬殊过大,刘邦可以在正面战场跟项羽耗时四年,才能让韩信带兵南征北讨平定各诸侯,从地盘上和人口上是无法进行改变的。
(5)战略意义
很多人都说诸葛亮的才能是内政大于军事,军事大于奇谋。而韩信则以军事奇谋而著称,所以认定如果是韩信北伐定能成功,如果是持这一点观点,那就大错特错了。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外出打战必须要内部稳定,而以当时的三国局面来看,恐怕诸葛亮不是一定要攻克长安还于旧都吧!他的真实目的更大的可能性是缓解国内矛盾,顺便掠夺人口。
所以在我看来,即使是韩信也无法北伐成功,诸葛亮已经做得足够好了,现在很多人谈到三国总喜欢贬低两句诸葛亮,好像这样做就显得自己很懂三国,其实条件如此,换成是谁也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