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个皇帝死后没有棺材,匆忙准备一个,结果竟用7820人来抬运(2)

2023-06-03 09:00     360kuai

道光的加急特谕很快有了回信,留京大臣奏报,紫禁城内还有一口乾隆年间准备的金丝楠木棺材,正好可以让嘉庆皇帝使用。得知这一消息后,道光命令立即运往承德避暑山庄,"昼夜行走,能早一刻,务赶紧一刻。即将帮盖底拆平,用氊包裹,俟到此间,再行合成,均无不可,总以迅速为要,万勿刻迟。"

就这样,嘉庆皇帝在死后七天终于仓促下葬,可接下来就比较尴尬了。嘉庆皇帝的梓宫要从承德避暑山庄运回北京城,然后再送到清东陵下葬。这里插一句,清朝皇帝出殡有着严格的规定,先由72人将棺材抬出东华门。接着走在送葬队伍最前面的是64位引幡人,他们高举万民旗伞;接着是皇帝的卤薄仪仗队,1600人;接着抬棺木的扛夫,他们身穿孝服,每班有128人,分三班轮流抬送。在皇帝棺木的最后面是八旗兵,最后就是文武百官和皇亲国戚等送葬队伍。

嘉庆八月二十日,嘉庆皇帝的梓宫从承德避暑山庄启灵,这里距离北京城路途遥远。于是,清朝历史上最离奇的运送皇帝棺材一幕出现了,从承德避暑山庄到紫禁城,共有7820人参加了嘉庆皇帝的抬棺。嘉庆皇帝在位二十五年,病死时61岁。嘉庆一生勤勤恳恳,对于他的死因,有人说是在木兰围场围猎时遇到雷电,被雷电劈死了。不过清朝官方并没有如此记载,说是嘉庆皇帝因突然患疾病病死了。

参考资料:《清史稿·仁宗本纪》

阅读下一篇

这一位传奇的女子,被3代的皇帝找了27年,下落至今不明!

大家好,人们都说帝王家的人都是比较无情的,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对于帝王家的人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江山,是国家。感情,特别是男女之间的感情,他们是不能太看重的,就算是他们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