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七月,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展开决战。
起初,陈友谅军队处于上游,兵多船大,攻势甚猛,朱元璋军队打得十分艰苦。这一天,朱元璋的战船搁浅,无法进退,恰在此时,陈友谅的猛将张定边过关斩将,直奔朱元璋而来,千钧一发之际,常遇春搭弓射箭,射中张定边,朱元璋躲过一劫。
为扭转不利形势,朱元璋决定实施火攻,常遇春奉命征调渔船,装满火药,乘风纵火,陈友谅损失惨重,士气大挫。
当时不少将领认为陈友谅军队实力仍比较强,主张放弃与陈友谅决战,但常遇春却不认同。移师湖口时,这些将领"欲放舟东下"(《明史》),朱元璋下令控制上游,常遇春领命,"乃溯江而上"《明史》),率军横截湖面,随时准备阻击陈友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