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能劝降诸葛亮,武能酣战孙策的王司徒,历史上形象是什么样的?(4)

2022-10-08 11:39  360kuai

第二是劝降诸葛亮。上面小编也提到了,王朗不可能在战场上与诸葛亮相遇,更不可能被诸葛亮骂死。那么劝降一事从何而来呢?其实是通过往来的书信。在蜀汉建兴元年(即公元223年),刘备去世刘禅即位,诸葛亮辅政。在这个时期蜀汉是非常动荡的,刘备在''夷陵之战''大败而归;刘禅更是一个没有政治、军事履历的少帝,和曹丕相比是有明显区别的。

国威受损、政权交替、南中失控,对于诸葛亮来说就是一个烂摊子。这个时候王朗写信劝诸葛亮举国称臣于曹魏。诸葛亮没有回应,而是作《正议》劝勉蜀汉群臣。其实劝降的不仅有王朗一人,还有华歆、陈群、许芝、诸葛璋。或许是因为王朗偏偏在公元228年去世,所以比较倒霉,就被描写为一个两军阵前劝降不成被反杀的角色。

王朗的人物形象:崇尚节制、反对严法、反对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