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之初,踌躇满志的崇祯皇帝,在临死前还觉得很憋屈,所以喊出了:"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的话语,自认为是个好皇帝的崇祯,在那一刻肯定是极度不甘心的。也是,他继位后,不好美色,生活简朴,勤政可比朱元璋,刚继位时,明朝也并非无救,可努力的他却获得如此下场,怎么能甘心?
在李自成大军进入北京城时,敲响大殿钟声,却召唤不来一个臣子的崇祯皇帝,也只能憋屈的下令皇后、贵妃自杀,砍死砍伤两个女儿,送走三个儿子,孤零零的带着太监王承恩去煤山守住自己最后的尊严,他肯定要承担亡国的责任,即使他觉得憋屈,谁让他是皇帝呢?
很多分析认为,崇祯的失败是早就注定的,抛开明朝晚期的危局不说,他本来只是个宗室,没有被当成皇位继承人培养,在教育上更是如此,天启皇帝的突然驾崩,让他赶鸭子上架式的当上了皇帝,年轻不说,还没有接触过北京城外的世界,思想单纯,教育单纯,也没有时间给他缓慢进入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