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平西王就是吴三桂的爵位,在满清的封爵体系中属于最高级别的"亲王"级,甚至尊贵程度超越了一般的王爷。在此之下,才是"郡王"、"贝勒"、"贝子"等。因此,平西王其最尊贵程度可见一斑,无论对清廷,还是对吴三桂本人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意义很大,爵位之称自然也是不能含糊。但是问题出现了,吴三桂镇守的是云贵,朝廷为何给他封了个平西王呢?
其实,平西王之"平西"二字却是明朝的产物,换言之吴三桂的爵位是从崇祯皇帝那升级的。想当年,李自成农民起义,一路闯陕西、河南、山西,势如破竹,直逼京城。崇祯帝一下慌了神,便号召天下英雄勤王,于是就封了吴三桂一个伯。因为李从西来,吴三桂的伯自然也就是平西伯了。吴三桂降清后,满清得以快速扫平天下。清廷以为吴三桂居功至伟,战绩赫赫,便对其加官进爵。先是伯爵,后又到公爵,再又郡王,直至最后的亲王。尽管爵位直线上升,但"平西"二字却一直沿用明朝,始终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