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朱先生对科举制度也有特殊的贡献。自古以来中国南方出才子,每年考中进士的南方人多,北方人少。朱高炽认为,北方人虽然淳朴、憨厚,也有很多可用之才。为了不遗漏和浪费人才,他规定:科举考中比为"南六十,北四十"。这个政策一直被后代沿用。
有人要问,朱高炽只做了十个月的皇帝,就是不吃不喝不睡觉也干不了这么多事呀?
事情是这样的,他的父亲朱棣在位期间大部分时间都在北征,朝中一切事务全交给朱高炽办理(监国),因此他有充分时间来推行自己的政策,并发现和储备人才,为自己继位打下了基础。由于一些举措在他做太子时就已经想好,所以上台后能极快地实施,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尽管朱高炽先生具有政治家的战略眼光和智慧,遗憾的是他执政时间还不到一年。然而,这个短命的皇帝却给自己的儿子宣宗朱瞻基留下了许多治国方略和一个优秀的领导班子。在他父子的统治下,明朝出现了一个可赞的时代,它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仁宣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