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在哪里,为何钟会率十万精兵都攻不下来?(3)

2024-01-09 06:22     360kuai

据史料记载,剑阁之中有"剑门关"。不过,关于剑门关的由来,史料中有不同的说法。《剑阁县续志》载,大、小剑山之间的断隔垂直陡峭,两崖相对犹如一道天然的城门一样,故名剑门关。《剑州志》中也认为,剑山之间的断隔如城门一般,从秦入蜀的通道贯穿其中。而《大清一统志》则认为,蜀汉占据益州期间,诸葛亮在剑山之间的断隔中依据天然的地形修筑了用于防御的关隘,剑门关也由此而得名。不过,无论哪一种说法,都体现出了剑门关的一个特点,两崖对立形如关口,再加上人为的修建城关,使它成了一道蜀地的防御屏障。

据《读史方舆纪要》载,古代秦蜀之间的交通要道金牛道,与剑门关内的阁道相连,直通入蜀。由此可以得知,剑门关不仅是蜀地的防御屏障,还是扼制自关陇地区进入蜀中的重要关隘。据《剑州志》载,自北向南,站在关外向谷地内部仰望,剑山的陡峭绝壁直入云霄,将整个谷地封锁得非常严实,其险峻程度令人胆寒。关内有一条溪流,名曰"大剑溪",剑阁谷地依溪水而掘,更是增加了剑门关的险峻程度。间隔谷地除了剑门关外,另有大吊崖、小吊崖等多处关口,各关口下仅有一条狭窄的弯曲小径,皆为居高临下的斜道,最大倾斜度将近七十度。站于关口向下俯视都感头晕目眩,想要攻克此关更是极为困难。剑阁关处于这样一种占据优势的地形,这也难怪钟会十万大军久攻不下。

除此之外,剑门关还是蜀地北方的门户。据《剑州志》载,自剑阁至梓潼一线,剑阁的地势最高,向南的地势逐渐平缓。自剑阁南下两百余里的梓潼北有一处古遗址,名为"送险亭",顾名思义,从剑阁南下的两百多里崎岖山路到此结束。从梓潼到成都平原基本上是一马平川。也就是说,如果剑阁丢失的话,汉中已经无险可守。所以,剑阁不仅是成都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整个蜀地的北方门户。清代的《保宁府志》中,曾将剑阁称之为蜀地北部的首要屏障,秦川之地的咽喉所在。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