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金属交易所暂停综合镍报价交易
时隔一日,伦敦金属交易所的攻守双方又发生了明显变化。3月9日,青山集团用旗下高冰镍置换国内金属镍板,已通过多种渠道调配到充足现货进行交割。分析机构普遍认为伦敦方面的镍期货市场多空力量逆转,前述恶意做空的外资可能面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的尴尬局面。
恶意逼空实属非法
参与者切莫以身犯险
对上述恶意逼空手法,太平洋证券进行推演分析认为,伦敦金属交易所补救措施及时,并预计青山集团最终能完成资金筹措和调配镍交割品以妥善应对当下挑战。
上述证券从业人士分析外资恶意逼空的详细手法:"青山集团2022年产镍预计为85万吨,占全球总量270万吨的30%,2021年收入规模将近3000亿元。从套期保值角度而言,该公司的20万吨镍期货空头合约并无投机成分。但是外资首先利用伦敦交易所的镍交仓品种和该公司的实际含镍产品存在一定错配,又利用地缘扰动事件催化短期涨价预期,再利用短期资金优势进行逼空,特别利用了综合镍03合约久期较短的特点,对该公司套期保值的空头头寸构成了不利影响。"
他进一步解释其中错配成因:"镍期货的错配在于镍自身存在的二元供应结构。从全球产量上看,硫化镍占比30%,红土镍矿占比70%。伦敦金属交易所交易的镍是硫化镍矿体系,交割产品是纯镍板,而印尼红土镍矿是镍、铁、钴等的混合物,主要以镍铁形式存在。由于红土镍矿及产品没有成熟的期货市场可供套保,只能通过伦敦金属交易所的镍期货套保,一般比例在20%至30%。因此,出现了不能用红土镍矿产品在伦敦金属交易所交仓的错配,为外资逼空留下了可趁之机。此外,地缘扰动带来制裁事件,海外某产镍大国被剔除美元交易结算系统,且限制其对外出口通道,客观上加剧了可交割现货的紧张性,也为恶意逼空的外资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