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石槐趁汉末内乱,逐渐统一鲜卑,吞并匈奴故地,成为大汉北方最强大的部落,对大汉构成巨大威胁。如果这种情况多持续十多二十年,大汉的长城防线估计要告急了。
只不过,第一位鲜卑王40多岁就挂了,他一死,鲜卑马上陷入内乱和分裂,根本没精力来光顾大汉的边境。像董卓、吕布、公孙瓒这批大汉将领就是在这一时期成长起来的戍边大将,他们手里的西凉铁骑、并州飞骑和白马义从(幽州突骑中的精锐)都是大汉培养的最精锐的3大部队。
檀石槐虽然死了,但是鲜卑的崛起已经势不可挡,他们只差一个新王者的到来,这个王者,就是随之而来的第二代鲜卑王——轲比能。
轲比能本来是鲜卑一个不起眼的小部落首领,在鲜卑的内乱中,他靠能打和能决断而成为大家公认的大人(大部落首领)。
在鲜卑,绝不是能打就成事儿的,还要能决断,决断就是合理解决部落纠纷,让大家都服你。檀石槐的儿子就是因为不能决断而遭到大家抛弃的。
轲比能成为大人后,又先后兼并了檀石槐的儿子以及其它几大部落,成为草原新的王者,他一声令下,数十万鲜卑骑兵可以瞬间席卷中原边塞。
而此时,中原已经进入三国时代,和鲜卑接壤的,是曹魏。曹魏不但北边有鲜卑和乌桓(已经衰落了),南边和西边还有孙吴和蜀汉,战略上可以说是非常不利。
我们再来接上次那篇文章,诸葛亮为什么要联合轲比能夹攻曹魏呢?原因显而易见:只有挑动曹魏最不安全的这根弦,蜀汉甚至孙吴才有机会改变三国的最终走向,否则,它们灭亡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