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将杨业,也是杨家将的代表人物,就是死于监军的瞎指挥之下。杨业从北汉归顺宋朝后,死心塌地为赵宋王朝卖命,成为大宋王朝国之干城。杨业虽骁勇善战,享有"杨无敌"的美名,是不可多得的大将之材,但是因出身降将,始终未能取得皇帝的真正信任,不能充分施展才能,担任方面大员,仅能屈居人下,给人家打打下手。
在宋太宗对辽国发动的雍熙北伐中,杨业担任大将潘美的副将,带领西路军出征。宋军经过初期的短暂胜利后,遭到辽国的强势反攻,其他两路大军相继败退。潘美、杨业的西路军在撤退中,负责掩护云州、应州、寰州、朔州等几个州郡的百姓撤退。杨业久经战阵,经验丰富,建议采取佯攻之计,吸引辽国大军注意力,几个州郡百姓就可从容撤退。
宋军中的监军王铣是个外行,但偏偏好瞎指挥,以彰显存在感。他自恃西路军兵力雄厚,非要宋军强行与辽军硬碰硬。杨业尽力劝说王铣,但王铣非但不听,还冷冷地甩出十个字:"领数万精兵,而怯懦至此!"用"怯懦"这个词来形容一员勇将,而且还是出自皇帝代言人的口中,杨业这样的血性汉子无论如何也不敢承受。
在监军王铣冷酷的目光中,杨业被迫带领劣势兵力迎战辽国大军。出征前,他仍然一腔丹心热血报效国家,请求潘美和王铣在陈家谷设下伏兵,等他退到此地时,宋军可乘势伏击辽军,并接应他一下。结果杨业浴血奋战,把辽军引到陈家谷,王铣早已指挥宋军撤走,杨业最后力战而死。整个过程,担任主帅的潘美不敢吭声,听凭外行王铣任性胡为,白白葬送杨业这样一员良将。
事后,宋太宗追究责任,对于王铣也仅仅是处以撤职贬官的处罚,可谓轻描淡写。宋朝皇帝并未意识到问题根源所在,继续奉行派驻监军的制度,是宋朝对外战争胜少败多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