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嘉庆年间,他身上的标签依然是刘统勋之子,这一点与许多人的印象大相径庭。其实刘墉开始的仕途非常平坦,三十二岁时,他就凭借着父亲的光环直接进入了科举会试,后来又在殿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成为翰林院的官员,虽然并没有品级,不过翰林院是清朝官员的摇篮,他的起点可谓极高。
刘墉的仕途一路高升,从正七品到了从四品,可以看出父亲在朝中的地位给了自己许多帮助。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刘统勋在工作中由于一个失误导致了严重的后果,乾隆皇帝勃然大怒,直接将其打入监牢。父亲被抓,刘墉自然也难以逃脱,很快他的官职就回到了正七品,次年乾隆皇帝更是将其逐出京城派到了安徽当官,远离政治中心成为了地方官员。
不过刘墉任职期间工作十分努力,很快便做出了效果,三年后乾隆皇帝将其调往江苏担任同样的职位。到江苏之后,刘墉继续发挥自己的才华,很快将当地的教育事业打理得井井有条,三年之后乾隆皇帝将其升官,刘墉再次回归从四品得官职,这次他的任职地区为太原。
三年之后官阶升到正四品,刘墉用了九年时间努力工作,把自己的官阶一步步提升,可谓坎坷万分。可惜天有不测风云,正当他面临最关键时刻时,他的手下贪污被发现,乾隆很快派人前来仔细查询,刘墉自然也背上了失察的罪名,乾隆直接将其发配,他迎来了人生最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