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成功后为何不断亲自到处打仗?档案揭示真实目的,出人意料(5)

2024-01-21 16:22     360kuai

客观来说,朱棣的资历和能力最适合做朱元璋的继承人。如果在年富力强的四十岁可以继位,那么帝国将避免一次并非必然的重大动荡。朱元璋早年在设计分封制的时候,告诉他和他的兄弟们千万不要觊觎皇位,甚至用哄小孩的语言说:"你们的日子比天子要好过的多,要安于自己的地位。"觉得没说全,又进一步引申说:凡自古亲王居国,其乐甚于天子。何以见之,冠服宫室车马仪仗亚于天子,而自奉丰厚,政务亦简……"朱元璋从享受和安逸的角度阐发了做王侯比做皇帝舒服的理论,看似有理,然而从权利和欲望人性的深层解读来看,他的解释多么的经不住推敲,甚至作为皇帝的他,这样解释皇帝这个职业自己都感到自欺欺人。于是不得不再次举出一些警告性的话来说:"凡古王侯,妄窥大位者,无不自取灭亡。"最后骨肉相争,外人有隙可乘导致本家族被连根拔起的惨痛教训。

靖难之役

或许,在身后出现的燕王夺权的事件,他已经有了充分的预见,只不过是不肯承认罢了。对于这种制度安排,稍有政治常识的人都能看出朱元璋的错误设计,是一种严重的倒退。强藩镇必然挑战权威,平遥县训导叶伯巨的看法十分典型,在洪武九年(1376)上书朱元璋指出"分封太侈":"臣恐数年之后,尾大不掉,然则削其地而夺之权,则必生觖望,甚者缘间而起,防之无极矣。叶伯巨的谏言可谓一言中的,历史上的分封制度导致危害极大,然而朱元璋却恼羞大怒,认为这是离间骨肉亲情,要亲手射杀叶伯巨,后经群臣劝阻,才没亲自动手,最终叶伯巨因此死在狱中,朱元璋的情感世界里,儿子们比江山更重要,手心手背都是肉,想到这里,他管不了那么多了。

(四)朱棣的五次亲征和马不停蹄的作为,均透漏出其一个矛盾和心结。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