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女诗人穿越鳌太线遇难:光脚只穿秋衣秋裤符合失温特征(2)

2022-02-24 15:14     法制新播报

鳌太梦魇!

一名救援志愿者的四天三夜

闪电和炸雷让人无处可逃

接到驴友失踪的消息后,那天,鳌太线上大风、降温、大雪,山上的气候很恶劣,李富强还是带着队员们出发了。

鳌太线以气候变化莫测著称,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鳌太沿线区域的气候比一般的高山地区更复杂多变,难以预测。

这里素有“一天之内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可能刚刚还风和日暖,一会儿可能突然风雨大作,山中经常出现狂风暴雨、暴雪、浓雾、冰雹等恶劣天气,很容易阻挡视野,迷失方向。

“我们所装备的冰爪、羽绒服。冲锋衣、冲锋裤、GPS导航和卫星电话,都是自己购买的。

鳌太救援注定是费时费力的,我们带着干粮有挂面、方便面、饼和葡萄干,一个人只能带六瓶矿泉水,在途中自给自足,但水肯定是不够用的。

水不够用,就从河道或山顶积坑汲取,肯定存在卫生问题,要先烧开、经过沉淀、再烧开,人才能饮用。高海拔地区,气压低,烧水往往要半个多小时。

挂面眼看着煮熟了,但吃起来是夹生的,在这里永远煮不透。

尽管食物和水不方便带更多,但每人身上的负重还是达到50多斤,要爬上海拔3000多米的高峰,徒步一百多公里寻找失踪驴友。

极端天气是大雨大风,雨水快要落地,因为超低温变成冰雪或者冰雹,风力又大,吹到脸颊上打得生疼。

风力太大,冷而刺骨,山上随处可见第四纪的冰川遗迹,我们叫石海,人必须蹲下、或者干脆向前爬很长一段距离。

这还不是最苦难的,最怕的是雷电。

往往就在身边二三十米的距离炸响,人会产生错觉地动山摇,闪电猝不及防入眼,会造成四五秒钟的短暂失明。

更可怕的是,虽然满山的石头但还是没地方躲藏,指不定雷电又劈到哪里。大家又累又渴,没人敢停留,不断变着位置防雷电。”

在极端气候变换的鳌太线上,李富强与救援队员们寻找了四天三夜,在一片冷杉林的边缘地带,找到了失踪的驴友。

极端低温零下-20℃

很多遇难者面色平和微笑

多因为失温而死

“他的面色很平静。事实上,很多失温的遇难者,当我们找到时,都是面色平静甚至微笑着”, 李富强解释说,“这就是失温特征,鳌太线的极端低温,晚上能达到零下-20℃左右。白天晚上温差很大,降温速度非常快,让人措手不及。”

现场迹象表明,遇难者在死前把衣服一件件脱下,最后只剩下秋衣秋裤,还光着脚,最后倒在石头堆边。人在失温状态下会产生幻觉,从而感到会热,出现脱衣现象。

“开始失温时,人因为寒冷发抖痉挛,这是人体产热过程的反应,智商判断力也严重下降。如果颤抖痉挛产热还不能抵抗低温,人体会停止这些反应。等颤抖停止时,就濒临严重失温。

“随后,大脑神经开始错乱,发出错误信号,产生燥热幻觉,人会不断脱衣服,极度寒冷下,人体器官开始衰竭。

频临死亡的时候,突然感觉非常舒适、完全不一样的温暖感觉,面色会变得自然甚至微笑。

最后,就是死亡。

作为救援者,我们想说的是,在大自然极端的时候,人的意志并不会如大家所想象的那么坚强。不要试图挑战鳌太穿越,这里真没有‘诗与远方’。网上的驴友文章很多是哄人的,鳌太穿越,有人是真在玩命挑战,有人是在赚取驴友圈吹嘘的资本。

每一个人都要敬畏大自然。”

现场的大雪埋过小腿

仍坚守在极寒之地寻找真相

关于女诗人的遇难事件,陕西省森林公安局第二分局的民警说,“目前,山上雪的厚度能埋没小腿,气候瞬变,极其寒冷,办案民警仍在现场调查。

“这个驴友最后所在的盆景园,是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平常大家都在巡逻,但保护区的范围实在太大,山口太多,驴友们总能找到进山的办法。

事实上,鳌太穿越的驴友都是没有经过有关部门备案的,我们也强烈反对鳌太穿越。”

橙柿互动了解到,早在2018年,当地已经出台规定:“鳌太线”、“龙洞沟、将军石至太白山线”是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禁止一切单位或个人随意进入开展非法穿越活动,并对涉及保护区非法穿越活动会进行严厉查处。

另据《中国鳌太穿越事故调查报告》显示,近年“鳌太线”穿越事故的发生率,正在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12年至2017年,已累计失踪、死亡人数多达46人。

加上这几年的鳌太穿越失联事件,在驴友圈的说法是,“不止46人,至少50多人。”

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有关人员介绍,“鳌太线”自古就属于无人区,在穿越运动兴起前,整个生态系统完整、稳定、生物多样性丰富,这里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羚牛夏季活动、觅食的地方。而被驴友称为2800米营地的地方,是秦岭山脊海拔较低的一个豁口,地势平坦,植被丰富,是大熊猫唯一有可能从秦岭南坡迁移到北坡的自然通道,大量的人为活动,对大熊猫迁移造成极大威胁。

“鳌太穿越”已成为威胁生态的人为破坏行为,和危险的、背离户外精神的“竞赛”。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