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报道开始夸赞美国队选手的出色表现。例如,美国速滑选手鲍(Brittany Bowe)获得了1000米铜牌。而她在美国队内选拔赛中让出冬奥参赛名额的表现,让黑人选手艾琳·杰克逊(Erin Jackson)站上了冬奥会的舞台。最终,杰克逊不负众望,成为第一名获得冬奥金牌的黑人女性。
克洛伊·金(Chloe Kim)、林赛·雅各布(Lindsey Jacobellis),以及陈巍(Nathan Chen)等人,也纷纷在各自项目为美国队夺金。但巴赫曼话锋一转称,在北京冬奥会“严峻的环境下”,美国花样滑冰女子选手一无所获。她提到,俄奥委会选手瓦利耶娃(Kamila Valieva)在遭遇药检问题后,只磕磕绊绊名列第四。而俄罗斯花滑队主教练图特别里泽(Eteri Tutberidze)颇具争议,最终她手下的谢尔巴科娃(Anna Shcherbakova)和特鲁索娃(Alexandra Trusova)分获金银牌。
结尾处,巴赫曼再度声称,冬奥会上严格的新冠检测和其他限制措施,对每个人来说都很困难,但最终“没有那么具有破坏性”。
与美国媒体的报道基调不同,实际参与冬奥会的运动员,都对赛事的组织表达了认可。
2月15日,回到美国的单板滑雪运动员特莎·莫德在社交媒体上发布长文,回顾自己的冬奥会之旅。“我花了几天时间来回顾自己在奥运会上的经历。我非常感谢能获得(参加冬奥会的)难得机会。”
莫德在文中称,她认为自己的表现没有达到期望,但会更加努力。“当我们来到中国时,我感受到很多人的爱和欢迎,我迫不及待想再次回去。我非常喜欢这里的人、食物和文化。谢谢你们的支持!”此前,莫德在开幕式后发布视频,回忆志愿者对她大喊“欢迎来到中国”,让她受到众多网友关注。
美国单板滑雪运动员肖恩·怀特发布视频,分享自己在冬奥村的时光,视频中他表示“真希望还能再待一天”。这位35岁的传奇名将此前曾透露非常喜爱冬奥村的美食,并且已经开始计划退役后有机会回到中国,他笑称“当然不是参加奥运会,而是来游玩”。
俄罗斯奥委会队的亚历山大·博利舒诺夫,他在北京冬奥会越野滑雪项目上夺得两枚金牌和一枚银牌,在接受俄新社采访时,他说:“我爱中国!这里最棒了!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还要再来这里。”
原标题:金牌数“意外”输中国,美媒怪起谷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