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计:差不多一年三到五万人民币吧。
另外,教练费用是几千块。但是滑雪主要不是靠教会的,是靠练会的。一张季卡可以用一冬天,孩子放假了天天泡在雪场去滑就行了。这个没有太多的成本。
这两年,滑雪场越开越多,崇礼、东北、新疆,都新建了很多雪场。相应的配套设施也越来越好。比如交通方面,像崇礼修了高铁,修了高速,从北京过去,或者从外地过去,都比从前方便了很多,也节约了很多成本。
在以前,滑雪是很小众的运动,只有北方人有条件参与,或者只有冬天才能滑。现在你去“四季雪场”,一年四季都能滑。
尤其大城市里的孩子,只要有假期,有课程,参与滑雪的孩子是非常多的。
总之,你如果一直保持“滑雪爱好者”,或者“半专业”的状态,那么这个开销,中产家庭完全可以承受。
当然你如果说我要把孩子培养成奥运冠军,这个成本就没法计算了。时间、教练、比赛成本啊……水平越高,肯定费用也越高。
小编插嘴:
按照中国目前的体制,当一名选手入选国家队后,其所有训练成本都将由国家出资(据《澎湃新闻》)。
苏翊鸣并不是从小就在专业队里长大的孩子,他和爱凌很像,都是出了成绩之后,代表国家队参赛的。因此在进入国家队之前大部分的支出,也都是自费的。
△截图自x队长微博
#05
怎样发现孩子的天赋?
滑雪和其他一些运动不太一样,它没有具体的“天赋指标”。像篮球,需要身高达标,但滑雪不用。滑雪上有没有天赋,你就看三点——
第一,孩子从小就爱滑;
第二,进步很快;
第三,能展露出和常人不一样的能力。
“天赋”其实很容易分辨。比如,青训营、冬令营这种,你100个孩子里,有三四个就是进步特别快,又特别喜欢滑雪。那这三四个就是很优秀的,其他大部分就是玩一玩。
就算是有天赋的孩子,最后成为运动员的也是少之又少。
滑雪更多的就是一项运动,而不是竞技比赛,大众爱好者里有天赋、有热爱,又有机会比赛,走专业路线的,不到千分之一,剩下的999个人,都是把它当爱好。
要不要培养孩子的滑雪天赋,最有发言权的不是家长、也不是教练,你最重要是去征求孩子的意见——不管孩子有没有天赋,他喜欢这件事,想要提高,想要找一个更好的教练,那你就去给他找;如果他觉得团体课挺开心,挺好的,那你就让他玩儿。
不能是你“觉得”他有天赋,就按着头让他去学。
所有的爱好,或者运动,或者艺术,都不能以结果为导向。不能说我从小就看出来他是奥运冠军,是艺术家……就算他真的有这个天赋,你家长逼着他做,也会把他的天赋给逼没了。
△图片来自x队长微博
#06
如何规避风险
都说滑雪容易受伤,其实如果能够做好下面这几点,就能规避掉绝大部份的风险——
必须有合理的进阶路线
不能直接“跨越式”地挑战高难度。要循序渐进,把基础打好;
要多练习
训练得越多,对风险的把控能力,和对自己能力的认识,就会越清楚。也就越会知道怎样去规避风险和伤病。
教练也很重要
好教练能用科学的方法,教你安全地掌握动作,包括指导你做辅助练习,蹦床啊、气垫啊这些。挑战高难度之前,要先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熟悉动作。
而好教练的特质,在我看来,就是要“有经验”——
好教练不光要自己会滑,还需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会根据孩子不同的天赋和特点,来因材施教。
有的孩子进步很快,就需要给他订制一个进阶的路程,怎么样去学习和进步;
有的孩子没那么多天赋,更多就是喜欢。那就引导他享受运动,进不进步倒没那么关键了。
而如果一个教练,让你的孩子不喜欢滑雪了,那他就是失败的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