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裂开后,会发生什么?(3)

2022-02-17 07:29  科普中国

基于额叶的重要功能,额叶被认为是人高级认知功能的基础。但为了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1935年,莫尼斯为了治疗精神病患者,向患者的额叶注射酒精以杀死神经细胞,从而切断患者额叶与其他脑区的联系。患者术后基本上都没了之前的癫狂、躁动、抑郁等行为,并且也没有留下任何严重的后遗症。在莫尼斯发布这一手术后,多名医师也尝试了这一手术,结果喜人。因此,莫尼斯便草草下结论:“额叶切除术是一种简单、安全的手术,很可能是一种可以高效治疗精神障碍的外科手术。”莫斯利也因此获得了1949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但是,噩梦就此开始。

1945年,弗里曼医生发明了一种简单快速的额叶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冰锥疗法”,也就是用小锤子把冰锥由眼眶刺入大脑,之后搅动冰锥,从而切断额叶和其他部分的联系。这个方法的优点或者说缺点便是手术极其简单,甚至不需要很好的消毒,一个小诊所也能做手术。

手术简单、技术难度低导致了该术的滥用,人们不仅用它来“治疗”严重的精神病患者,而是用它去“治疗”一切与行为有关的“疾病”。在日本甚至仅仅因为小孩子调皮捣蛋、成绩不好便向他们的大脑中刺入冰锥。

冰锥疗法( 图源:百度百科)

额叶切除术的后遗症在50年代开始被大规模报道。接受了额叶切除的病人虽然精神病症状有所减轻,但是这些病人的高级思维活动被破坏,他们神情呆滞、任人摆布,就像行尸走肉一般。

从50年代开始,到70年代,随着额叶负责着人的高级认知能力的功能被发现,额叶切除术也退出了历史舞台,脑科学终于翻过了有史以来最黑暗的一页。

2. 左右互博——“裂脑人”实验

大脑有着两个半球,它们之间通过一个叫胼胝体的结构相连。把胼胝体切断,就会隔绝左右脑之间的联系,这就是“裂脑人”。胼胝体切断术被用于治疗严重癫痫病人。我们知道,癫痫是脑部的异常放电,切断胼胝体可以防止电流在两个脑半球之间扩散,降低癫痫的发作频率和缓解发作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