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代明君辽圣宗,如何带领国家抵御宋朝,将辽朝带入新局面

2024-06-04 11:42  360kuai

耶律隆绪,辽朝的第六位皇帝,辽景宗耶律贤长子。公元982年,他正式继承了皇位,成为了契丹的新任皇帝。由于年幼,因此当时的朝政事物都由皇太后萧绰所管理,室昉、耶律休哥等大臣在旁辅助。这萧太后本来就是一位杰出的女性政治家,在她的帮助之下,辽朝的实力发展得越来越好,最终于统和四年辽军大败北宋军队。后来辽圣宗还御驾亲征,打得宋朝不敢还手,最终与宋朝签订了澶渊之盟,从此之后的一百年里辽朝和宋朝再也没有大战发生。

宋辽澶渊之盟

统和二十七年,辽圣宗已经成年,他便开始亲自处理国家事务,在这期间他对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首先他运用了一批汉人士大夫阶层,并学习中原王朝的先进制度,进行科举取士。其次便是联合党项抵御宋朝的发展,并不断的扩张领土,这个时期的契丹达到了最为强盛之时。他本人也是一位文武全才,他既能带兵打仗,也懂得音律绘画,文化修养极高。

辽圣宗耶律隆绪

亲自处理国家事务,在这期间他对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首先他运用了一批汉人士大夫阶层,并学习中原王朝的先进制度,进行科举取士。其次便是联合党项抵御宋朝的发展,并不断的扩张领土,这个时期的契丹达到了最为强盛之时。他本人也是一位文武全才,他既能带兵打仗,也懂得音律绘画,文化修养极高。

保宁三年,耶律隆绪出生了。他是皇帝耶律玄的嫡长子,因此他的出生深受重视。他自小便喜爱学习,在十岁的时候就能自己作诗了,后来在九岁那年就被封为亲王。等到他的父亲去世之后,年仅十二岁的耶律隆续就在父亲的灵柩面前继承了皇位,他的母亲奉先帝遗诏接管朝政,他自己也跟随在旁学习治理国家的道理。

辽朝形势图

统和元年,他将国号大辽改为大契丹,并提拔了自己的亲信留守在东京地区,为战争的爆发提前做准备。在当时,萧太后颇有盛名,大臣们认为皇太后参与政事应该有尊号,辽圣宗也觉得颇有道理,于是便让有关部门制定册封礼。在这之后,朝中有大臣上就请求讨伐内部极为混乱的党项,耶律隆绪也同意了他的请求,并派遣数千人前往支持。这一年九月,东京平州等地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于是辽圣宗就下令开仓赈灾,得到了百姓的支持。

开仓放粮

统和四年,辽朝边疆地区来报,说是北宋派遣曹彬等人出雄州道,田重进出飞狐道,潘美出雁门道前来进犯辽朝,辽朝已经有几座城池被攻打下来了。形势十分紧急,耶律隆绪立马派领军队赶往边疆地区与当地的将领商量防御之势。与此同时,他还派遣使者前往其他地方调集军队赶往边疆地区支援,后来又让东京留守耶律抹只带领大军跟随在后面,并赐予他先斩后奏之权。一系列的措施并没有使危急的形势得到改变,于是他就决定御驾亲征。等到祭拜宗庙之后,他率领军队亲自赶往战场。在这期间,突然传来大元帅耶律颇德击败宋朝军队的消息,渐渐的有捷报传回京城,但辽圣宗还是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最终驻扎在南京郊外,等待局势的变化。或许是皇帝来到前线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士兵们战斗力越发地提高,他们更加拼命地冲杀在战场上,因而最终大获全胜,打退了北宋的进攻。等消息传回之后,辽圣宗便用酒肉来祭祀天地,并率领群臣向皇太后表示祝贺。等到班师回朝之后,就论功行赏。

宋将曹彬

萧太后已经年老对于国家事务的处理有心无力,因此辽圣宗逐渐实现了自己的亲政。只见他整顿朝堂对国家进行政治改革,而他进行政治改革的核心便是整顿吏治,打击贪官污吏。他还学习中原政权的先进制度,也就是科举制度,也是通过这种制度使得大量新鲜血液进入朝堂之中,促进了辽朝的发展。为了对这些官员进行考核,他还参考宋朝制度,奖励那些为官清正的人,而对那些阿谀奉承的贪官污吏进行严厉的惩罚。除此之外,他还重新对奴隶制度进行了改革,解放了一大批奴隶,极大的调整了社会阶级关系,通过这种方式使得辽朝的奴隶占有制度进一步衰弱,封建生产关系进一步增强,使得整个辽朝社会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最终完成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辽史》

《辽史》中记载:"辽之诸帝,在位长久,令名无穷,其唯圣宗乎!"这辽圣宗确实是一位千古明君,在他的带领下辽朝发展得越来越好,甚至多次打退宋朝军队的反攻,并签订了使宋朝屈辱不已的澶渊之盟,为辽朝的发展争取到了百年的时间。

参考资料

《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