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最后要说的就是万历皇帝和朝廷持续长达15年的"国本之争"。万历九年,皇帝一时兴起,宠幸了李太后宫中的一位宫女。十个月后,宫女生下一男孩,就是后来的明光宗朱常洛。虽然这位宫女生下了皇子,但是万历皇帝并不喜欢这个宫女,也没打算册封她,最后在太后的施压下不得不册封她为恭妃。在后宫中,万历皇帝最喜欢的是郑贵妃,不光是因为郑贵妃漂亮动人,更重要的是郑贵妃的可爱。她像寻常百姓家的小媳妇一样,有时候讽刺挖苦自己的丈夫,有时候静下来倾听丈夫的牢骚,这些都让万历皇帝觉得既轻松又新鲜。后来郑贵妃生下一男孩--朱常洵,万历皇帝龙颜大悦。最喜爱的贵妃生下的孩子总是最得皇帝宠爱的,万历皇帝心中开始有了想立朱常洵为太子的想法。
后来,万历皇帝把想立朱常洵为太子的誓言放在了玉盒里,交给郑贵妃。朝中大臣知道后,极力反对,立长子为储君的奏疏像雪花片一样飞到皇帝手中,令他难以招架,国本之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太后知道后质问皇帝为什么不立长子,万历回答道:"朱常洛是宫女生的儿子,立太子不合适。"太后大骂道:"你不也是宫女的儿子吗?"早年太后也只是裕王府的一个宫人,万历皇帝吓得伏地不起,连忙道歉。于是,他想了一招拖延计,说王皇后还年轻,以后会有嫡子出生的。
越是拖延越是意图明显,朝中大臣依旧不依不饶地给皇帝上奏章,请求皇帝立长不立幼。看着朝中大臣一致跟自己作对,万历皇帝竟赌气不上朝,这在各朝各代都是闻所未闻的奇闻。表面上看,国本之争只是立储的问题,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士大夫群体想要限制皇权专职极端化,简单来说就是政治传统要大于皇帝个人意愿,皇帝也不能任性。在这种制约下,万历皇帝过得也很憋屈,身边没有亲信和支持者,做事又被这群大臣限制,过得很不痛快。索性不上朝,让满朝文武自己管理朝政。
直到万历二十九年,已经四十的万历皇帝不得不立太子。当郑贵妃把玉盒拿出来要万历皇帝兑现诺言时,发现纸条上的"常洵"二字被虫子吃掉了。万历皇帝一看这种情况,就认为是天意不可违抗,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立朱常洵为福王。
虽然最后文官集团取得了胜利,但是大明王朝却也从万历皇帝不上朝开始走向了深渊。当国家处于无政府状态,市场就出现了高度自由化,经济发展到最后就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可怕的是大量地主开始侵占土地,小民纷纷破产,土地兼并加速。富者更富,穷者更穷,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激增,直接加速了明朝的灭亡。万历皇帝不上朝,确实有失君子气度,但是朝中大臣不为皇帝分忧解难、沽名钓誉,却也没有尽到臣子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