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国际红十字会及红新月会博物馆内展出的海报。图自作者
在学校,老师和同学们常常围绕疫情展开讨论。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门全球卫生的专业课,主讲教授是医学专业出身。
疫情期间,除了教学科研外,他还会定期在日内瓦大学附属医院坐诊,常常穿着一身白大褂,在值班的间隙和我们远程上课。
在他的课上,当讨论到新冠带来的思考时,同学们都打开了话匣子。一位同学指出,新冠疫苗得以在极短的时间内问世,但许多被忽视的热带疾病(指主要是在贫困地区尤其是热带地区炎热潮湿气候环境下流行的传染病)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医疗诊治。
这是因为新冠疫情给全球都造成严重影响,也因此在短时间内促成了疫苗相关的科研投资合作。相比之下,被忽视的热带疾病发生在贫穷国家、最贫穷人口中,极其猖獗却鲜为人知。
我想,在全球化的时代,传染性疾病跨越国界实在太容易。我们必须把全球卫生视作整体,防微杜渐。
我在课上提到,不同国家对于防疫用途的个人信息政策差别巨大。坐在医院值班室的老师点点头,拿出自己的手机对着镜头晃了晃,说:“没错。我在手机上下载了SwissCovid(用于追踪和提醒新冠密接的官方APP),但即便我在医院上班,医院里新冠患者多到床位不够用,这个软件却从没有提醒过我身边有新冠患者——想想看,多少人得了新冠却没有下载APP、上传位置信息。”如何处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界限,也是一道亘古难题。
开春后,公园里满是晒太阳的人。图自作者
疫情也让我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尽管新冠病毒的源头仍不清晰,但野生动物保护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实行了严格的禁野令,新野生动物保护法也在修订中,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生态健康与人类健康的紧密联系,不再消费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这是疫情给我们带来的宝贵教训。
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破坏、传染病流行、社会极化……疫情会是这诸多矛盾的爆发点还是转折点?
今年农历春节,我又和朋友们在海外度过。不同于去年半封闭状态下的孤独,今年的我们更充满信心与希冀。我衷心期盼,新的一年里,疫情的冲击逐渐消退,社会恢复正常秩序,人们也将有更大的决心面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诸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