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不只有“隆中对”,来看看沮授为袁绍提出的“邺中对”(2)

2024-09-05 08:42  360kuai

在袁绍的西边,也就是太行山脉中,活跃着一支实力强大的黄巾军余党,也就是黑山军。黑山军正式起兵是在中平二年(即公元185年),史料中记载数量高达百万,即便这有可能是一个虚数,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黑山军确实是冀、并之间一支根深蒂固的比较强大的力量。黑山军的首领张燕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物,他并不玩张角兄弟那一套,相当的务实。张燕主动向东汉朝廷投降,换取生存地位和政治权益,即便后来也有劫掠郡县的举动,但并不打出天子的旗号,甚至还参与过诸侯联军讨董的行动。可见张燕与黄巾军有本质上的差别,他想给黑山军"洗白",成为与曹操等人一样地位的军阀。总在山地里可不行,并州中又有自己的"同行"白波军,最合适的方向就是向冀州扩张。这样一来黑山军与袁绍之间的矛盾就出现了。

在冀州东部又有一支黄巾余党,就是青州黄巾。从后来青州黄巾入侵兖州劝降曹操的话术来看,他们似乎还秉承着黄巾军那一套。青州黄巾在史料的记载也是百万以上,按照小编的看法也是个虚数,数字应当在三十万左右。由于青州刺史焦和的不作为,青州黄巾也是一直祸乱青州各郡县。青州黄巾最后的目的是向西与黑山军汇合,但是被公孙瓒、曹操等人阻止,当然这是后话。

在北部是公孙瓒。公孙瓒是袁绍最为强大的敌人。公孙瓒作战经验丰富,而且手中有一支规模上万的骑兵部队。骑兵面对步兵的时候是具备一定优势的。而且公孙瓒与黄巾军可不一样,他可以得到幽州的钱粮的支持。而且公孙瓒与袁绍之间已经产生了矛盾。本来公孙瓒要进攻冀州,而且已经打到了安平,袁绍是借助公孙瓒的威胁才从韩馥手中得到冀州的。公孙瓒肯定心怀不满。事实也确实如此。后来袁绍和公孙瓒进行了高强度的战争,当然这个也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