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荃是湘军统帅曾国藩的胞弟,因在家族兄弟中排行第九,绰号“曾老九”。可他还有一个绰号“曾铁桶”更加广为人知,是指他打仗时善于挖濠围城,把敌人围得犹如铁桶一般严实。
咸丰十一年(1861年)9月,曾国荃攻克长江重镇安庆,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失去所有屏障,彻底暴露在湘军面前。曾国荃率部沿长江向天京发起进攻,很快扫清天京外围据点,屯兵天京南门外的雨花台。
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弟子,其父李文安和曾国藩是同科进士。曾国藩扶植李鸿章创建淮军。淮军以上海为大本营,向天京方向靠拢,攻占常熟、苏州,与曾国荃率领的湘军形成两路夹击之势。
当时太平天国赖以生存的粮饷基地是忠王李秀成开辟的苏福省,它以苏州为中心,下辖常熟、江阴、无锡、太仓、松江等地,是整个江南地区最富庶的区域。李鸿章攻占苏州、常熟,也就意味着掐住了太平天国的命门。
曾国荃打起仗来是把好手,但这个人跟他的哥哥曾国藩的性格有着天壤之别。曾国荃好大喜功,自称平生“杀人如麻,挥金如土”,在他麾下的吉字营是湘军中军纪最差的队伍之一。吉字营每占领一座城池,曾国荃默许官兵在城内劫掠三日,行径如同土匪流寇,令城中百姓叫苦连天。
同治元年(1862年)3月,曾国荃率部抵达雨花台,开始修筑营垒,揭开了天京保卫战的序幕。这场战役是太平天国覆灭前的最后一战,也是曾国荃一生经历的最为艰苦的战役之一。
曾国荃在太平天国数十万大军的重兵压境下,可以说是举步维艰。再加上当时瘟疫盛行,湘军将士非战斗减员的情况非常严重。雨花台大战中,湘军险些被太平军攻破营垒,战况险象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