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明星私募出手自购
在幻方之前,已有多家明星私募出手。此前,景林、汉和汉华也将各出资1亿元用于申购自家产品。
千亿私募景林资产1月28日公告称,基于对中国经济基本面和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坚定信心,景林资产及相关基金经理,将于公告发布之日起30个交易日内申购公司旗下基金产品,申购金额合计不少于1亿元,持有时间不少于3年。
另一家明星私募汉和汉华也在27日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的坚定看好,及对自身投资管理能力的充分信心,作为超长期价值投资的坚定践行者,公司计划使用自有资金1亿元申购旗下基金产品份额。
集体回购释放什么信号?
伴随A股持续回调,公募基金率先发起“自购”。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近3日内,已有25家公募及券商资管发起自购,金额达15.8亿。同时,刘格菘、张坤等“顶流”也纷纷放开限购。
公募、私募集体自购,是对年后行情的期待,也是对近期A股持续调整的回应。机构对于年后行情,也纷纷表示乐观。
国泰君安表示,无论对于经济增长还是市场运行,信心的“因”要比增长的“果”都更加重要。此刻坚定信心,乐观看待A股节后行情,加仓过年。
中信证券表示,首先,市场短期调整偏离了国内货币宽松的趋势,美联储宽松退出等外部变化并不会制约“以我为主”的国内政策风格,也不改变外资长期增配A股的趋势。其次,市场短期调整亦偏离了政策支撑下的基本面趋势,国内经济增速下行压力最大的时点已过,货币先行发力超预期后,其它部委和地方的接力预计将形成政策合力,“政策底”已经明确。最后,美联储上半年政策退出路径已明确,美股和美债前期充分反应后敏感度已降低,预计长假期间海外市场实际风险已经不大。综上所述,“情绪底”和“市场底”共振下,A股的超调带来了布局上半年行情的更好买点。
中信建投在研报中也指出,从经济增长、外部政策、资金流动、相对配置价值等宏观角度出发,A股在调整之后的配置价值开始显现,可以逐步乐观起来。国内经济处于筑底阶段,稳增长基调下,全年无论是总量增速、还是行业结构,边际上持续改善是大概率事件。展望2022年,人民币汇率有望维持在强势区间,外资流入A股的大趋势不会改变。此外,今年尽管房地产行业在去年低迷基础上有望企稳反弹,但房价快速和大幅上涨的概率仍较小,A股在2022年仍会继续享受替代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