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骑行8000里,重庆小伙到家了:第一件事,把马安顿好(3)

2022-01-28 13:16     时代周报

写在本子上的善意

从新疆骑马出行,是我第一次认真持久去做一件事情。路上也有一些意外收获,一路认识了这么多朋友,一路都在接受着善意。

我把旅途中帮助过我的人名和电话记在小册子上:把我当亲人、喊我“汉族儿子”的胡安德克大叔;天山脚下,给了我100块钱的哈萨克族牧民;寒潮来临时,招呼我进家取暖的藏族小哥……

旅途过半,第一本册子上早已写满了人名,第二本也写了一半了。这些人与事对我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还有通过直播关注我这趟旅行的朋友们。每天等我下播后才睡觉的阿姨;开着车从几百公里外给我送物资的“队长”。

原本我平均每天花销在50元左右,到甘肃陇南后就越来越少。路上每经过一个地方,网友们都会给我空投物资。

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是一个博主,他们是粉丝。我们之间就是朋友,他们是在关照我的生活。他们向我传递的是善意,也是爱。

有朋友跟我说,我做了很多人想做而没有机会去做、或者说没有勇气去做的事儿。这一次骑行,就像是很多人的一个梦想,他们给我送一点东西,哪怕是一碗饭,就好像自己也参与其中,感觉我在替他们圆梦。

这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是我出行前完全没想到的。

我的事情被越来越多人知晓,不少人开始质疑骑行的动机。最近一天,光是被举报导致直播中断的事情就发生了4次。

很多时候我不想做过多解释,这本来就是一趟属于我自己的旅行,不想把自己惹都是泥巴。早在去年10月,有些机构让我带货的,我通通拒绝了。

从买“火锅”的那个时候起,它就不是代步工具,也不是一个牲口。

一路走来,“火锅”都是一直是我的“兄弟伙”。4400多公里,我们一人一马都是相依为命、同甘共苦这样走回来的。

“火锅”比任何人都要靠得住,我对它来说也是一样的。

图源:网络

以马为生活半径

某天晚上,我和“火锅”在树林里,一列火车从眼前呼啸而过,我有些恍惚,从未想到回来时还会走这条路。

8个月前,我坐在去往新疆的火车,从这个地方经过,而现在这辆火车又驶向我的重庆老家。

掏出手机,我把这场景拍了下来,那天晚上月亮特别圆,配上王菲的《如愿》,一瞬间,家的模样变得特别清晰。

我挺希望父母都在家里等着我,这种感觉在逐渐靠近故土后变得越发强烈。

骑行这件事本来是不希望父母知道,但在媒体报道后,我发现已经瞒不住了——十几年没联系过的小学同学会发来信息;同龄的表弟、堂妹,也会夸赞......

到家前的第三天晚上,我跟父母坦白了。

出乎意料之外,母亲非常淡定。她说,只要不是去干坏事儿,回来之后能踏踏实实,也不是不支持。

我以为母亲会特别生气,认为我不务正业。但她没有,我爸也没有,他还给我打电话,刚开始还带点恼怒,质问我,这半年都在外面干啥?下一句语气又变得柔和,关心我到哪了,晚上睡觉冷不冷。

父母表示很理解,让我长舒一口气。

从现在开始,我也不用住帐篷,也不用起早贪黑操心我和火锅的吃喝问题,告别风餐露宿。但是心中难免又会生出些许失落,最后一晚上搭帐篷,我呆呆望着“火锅”,有点舍不得这样的生活。

我得承认,即便到现在,我对于未来始终没有一个确信的方向:从诗与远方归来后,往后的余生要怎么个活法?

忧虑始终困扰着我。回想这趟旅途中经历的种种,总能获得力量,四千多公里、一天九万多步我都回来了,还怕什么?

至于“火锅”,父母都已经接纳它了,所以没有什么可以顾虑的。养它的成本不算高,一个月一千多块钱。

我砸锅卖铁都要把它好好养着,然后争取过完年之后给他找个对象,下几个小崽子。

回到重庆后可能一切都得从头再来,第一件正事就是给“火锅”找安顿的地方。

因为它的存在,以前朝九晚五的工作状态我肯定回不去了。不是顺带把他照顾好,而是一定得优先把他照顾好。

马有时候很脆弱,碰上严重点的病,没有及时救治,可能半个小时内就死掉了。就算在马房里边儿装监控,随时看着,也难保万一。

以“火锅”为半径,在十分钟左右能赶到他身边,宛如某种命定的羁绊,我们互相离不开对方了。

我没想着去做网红。即便以后直播,也还是会继续记录我和“火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