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照在海面(上),我也归于大海。从这里结束自己的一生,也带走了这个世界上最美的风景。”
写下这封近万字的遗书后,来自河北邢台的寻亲者刘学州因吞食大量的抗抑郁药,最终抢救无效去世。
遗书中,刘学州讲述自己从出生至今的遭遇:从小被父母卖掉做彩礼、四岁养父母双亡,因“买房租房”被生父母颠倒黑白,导致自己被网暴……
刘学州已遗憾离世,那么,当年卖掉他的生父母是否涉嫌构成犯罪?现在不接受他是否构成犯罪?让他遭受网络暴力而选择自杀的人是否构成犯罪?
律师称亲生父母涉遗弃罪明显
最高可判五年
大河报记者注意到,1月19日,刘学州在微博上称,将起诉其亲生父母。
刘学州表示,他正在为起诉生父母做相应的法律程序上的准备,下一步计划报警,希望司法机关对其亲生父母进行刑事追诉,“希望能以拐卖儿童罪和遗弃罪提起公诉”。
河南中豫律师事务所孙兆义律师称,刘学州亲生父母在客观层面涉嫌拐卖儿童罪的可能,如果该犯罪事实经过公安机关侦查属实,那么需要考虑该罪是否过追诉时效,拐卖儿童罪的追诉时效为十五年。
同时,其亲生父母在刘学州养父母去世以后,作为刘学州的亲生父母,在法律上对于刘学州的抚养具有当然的监护职责,以目前来看,其亲生父母的行为已然构成遗弃罪。
孙兆义解释,刘学州亲生父母的遗弃行为是持续的、连续的,并且目前已经造成刘学州死亡的严重后果,其亲生父母应当以遗弃罪被追究刑事责任。法律规定遗弃罪将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刘学州被亲生父亲遗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