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文尼亚总理为何要学立陶宛亲台 ?和总统意见为何不一样?(2)

2022-01-24 13:54     地球相对论

但这一切都挡不住这位“民族英雄”用民粹话题获得的民意支持。让扬沙变成“不倒翁”的另一个原因是,斯洛文尼亚总统由全民直选产生,而总理由议会选举中的多数党领导人担任。高举“民族”大旗的“建国元勋”民主党拥有广泛的民意支持,而扬沙在党内的元老地位始终无人能够真正挑战。

与扬沙不同,斯洛文尼亚现任总统帕霍尔始终和“民族主义”保持距离。他在全民直选中获得支持,体现了该国另一股政治力量。斯洛文尼亚独立后,社会主义时期的执政党“共产主义联盟”改组为社会民主党,通过议会斗争的方式继续参与政治。独立前,帕霍尔是共产主义联盟内部改革派的重要领导人,独立后他自然成为这一左翼阵营的领导者。

上面已经提到,斯洛文尼亚在地理、历史和文化上亲近西欧、南欧国家,独立后很快加入北约和欧盟。但扬沙等右翼领袖并不支持欧洲一体化的多数政策,帕霍尔及其阵营因而扛起了“欧洲主义”的旗帜。2004年,帕霍尔成为斯洛文尼亚在欧洲议会的首批议员。2012年至今,他担任斯洛文尼亚总统已有十年之久。

帕霍尔的前任、同样是社会民主党领袖的图尔克对笔者分析,像帕霍尔、扬沙这样的领导人对中国的态度不同,除了党派之争、全球化和“逆全球化”之争外,其实也有个人因素。以图尔克和帕霍尔为例,前者曾担任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后者长期在欧洲议会任职,且两人作为斯洛文尼亚总统,最重要的职责其实就是外交礼宾。国际经历让他们有机会真正认识中国。如图尔克所言,“我一直以不同的身份与中国领导人接触,在任何时候,我都可以相信中国领导人的话”。

扬沙则是另一类欧洲政客中的“极端”代表:自2007年之后,他从未正式访问中国。不光是中国,反对派有时嘲讽这位民族主义总理“没有一个外国领导人朋友”,因为西欧和南欧领导人多反感他,德国政府的官方媒体常用“欧洲小特朗普”称呼他。特朗普几乎是扬沙唯一的“政要朋友”。2020年11月特朗普败选后,扬沙是唯一一个站出来“祝贺特朗普总统赢得连任”的欧洲领导人。这进一步破坏了他执政下斯洛文尼亚政府和欧盟、北约的关系,这种糟糕关系反过来又激化了国内的右翼情绪。大谈与台湾地区“互设代表处”,只是扬沙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厥词”的最新事例而已。

学立陶宛亲台?斯洛文尼亚总理和总统意见为何不一样?

2021年10月,扬沙(左)到访欧盟总部

如何管住“扬沙”们?

在全球极化和右翼民粹主义盛行的背景下,斯洛文尼亚的新动向显然不是孤例。立陶宛在台湾问题上“跨过红线”后,其近邻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国内都有政客跟风附和,但也都有政客站出来批评立陶宛“破坏了波罗的海三国和中国的关系”。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内部陷入左右对立,如何减少这种不健康的政治环境对中欧关系的影响,成为当务之急。

对此,一位斯洛文尼亚前政要对笔者说,如果中欧关系能建立一个“适当的概念框架”,或许欧洲各国与中国的关系可以保持更长久的稳定。他表示,此前,中欧之间在经济互利的基础上进行广泛合作,推动了各领域关系的发展。但当政治问题随着欧洲国内极化而出现后,仅仅谈“经济互利”已经无法“说服一些人”。“现在,很多人害怕中国的技术进步,甚至认为经济合作也伴随着对欧洲有害的政治企图。”

扬沙就是混淆政治分歧和经济合作的典例,他在大谈和台湾地区“互设代表处”时宣称“北京没有道理阻止其他国家与台湾建立经贸关系”。

如何才能在中国和欧洲国家间制定新的概念框架,并将“一个中国”等底线问题纳入其中?前述政要指出,首要任务还是明确中国和欧洲之间的共同利益。“现在的问题是,西方和中国之间存在沟通问题,一些欧洲政客不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的概念。”

在斯洛文尼亚,帕霍尔已经迈出了“构建新概念框架”的一步。1月20日接受采访时,他表示欧盟有义务遵守“一个中国”原则。但能否将相关问题明确为欧洲各国的共识,仍需时日。

“我们有很多艰苦的工作要做。”前述人士表示,“我想短期内中欧关系可能会面临更多的波折,但随着人们意识到我们之间需要保持新的稳定性,在一年、两年或不远的将来,一种新的共识肯定会实现。”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