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十二年,哥舒翰同时兼任陇右节度使和河西节度使,并爵封西平郡王,"安史之乱"爆发后,已重病缠身的哥舒翰临危受命,接替被冤杀的高仙芝镇守潼关,但哥舒翰的防御战略不得唐玄宗认可,被催促出战,结果潼关一战,哥舒翰所部大败,本人也被部下捆绑至安禄山处投降。
哥舒翰到了安禄山面前,一扫前半生铁血将军的荣耀,向安禄山跪拜哭求归降,一生气节尽丧,哥舒翰还承诺帮助安禄山招降唐军中的旧部,可哥舒翰的旧部们大多拒绝投降安禄山,失去作用的哥舒翰因此被安禄山囚禁,后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杀父篡位,而包括哥舒翰在内的数十名唐军降将被安庆绪斩杀。
七:李光弼
契丹人,李光弼的父亲本是契丹某部酋长,武则天时期归唐,受封蓟郡公,李光弼后来继承了这个爵位,在整个中唐时期,李光弼和郭子仪齐名,两人并称"李郭",李光弼为唐朝立下的最大功勋就是和郭子仪一起平定了"安史之乱",并被史书赞为"战功推为中兴第一",以军功受封临淮郡王,并"赐铁券,名藏太庙,图形凌烟阁",唐代宗广德二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