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首都靠海太近已经严重影响了国防。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就有人主张迁都,但最终没有成行。
在甲午战争期间,很多主战派大臣都主张迁都西安,与日本打持久战。
两江总督刘坤一首倡:"有钱赔款,不如用兵两年。况用兵两年,需饷不过数千万,较赔款尚不及半。'持久'二字,实为现在制倭要著。"
两广总督张之洞也提出"迁都、勤王"的主张:"彼孤军远征,粮弹皆靠海运,分兵守则军势弱,不守则接济断,彼时一败即不能支。"
应该说两位总督的建议是可行的,但清廷最终没有迁都,而是签订了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清朝一直到灭亡也没有迁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