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在历史上是怎么出现的?历史上头一个太监不是赵高,另有其人
现代人通过看宫廷剧,大都知道了太监是什么。
古代的太监,就是皇上一家人使用的男性仆人。这些男性为了方便出入后宫,被阉割失去了性功能。历史上不仅华夏宫廷里有太监,外国历史上也有很多这样的人。
至于太监在历史上是怎么出现的,其实据考古学家考古之后发现,早在殷商时代,就出现过这样的人。
从殷商时代出土的甲骨文来看,统治者抓来人阉割之后用来搞祭祀。
所以,很多人误以为历史上头一个太监是秦朝的赵高,这是不对的。
后世的人之所以会普遍认为赵高是头一个太监,还是因为赵高太过有名。
除此之外,无论是夏商周也好,战国时代也罢,那个时候虽然有阉割的人出现,但是却没有施行宦官制度。
比如当时齐国的宦官竖刁,这个人为了表示对齐桓公的忠心,自己将自己阉割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齐桓公不听管仲的遗言,相信了易牙和竖刁。
秦朝统一了六国之后,可是说是历史上头一个施行了宦官制度的朝代。
所以,按照"正统"来说的话,认为赵高是历史上头一个太监倒也没有错。毕竟虽然上古时代虽然有类似宦官的人存在,可是那个时候这些人只是受刑者或者奴隶,并不是宦官。
太监在历史上出现的非常早,据考很可能在夏禹以前就已经出现了。
不过,那个时候的阉割,并非是为了让人伺候皇帝的宫闱家眷。上古时候的宫刑,大都是用作惩罚一些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伏生书》记载:
男女不以义交者,其刑官。
不要认为太监是一个不好的词语。
太监的本意乃是宦官中的高级官员,是一种高级职位的代称。
就像现在公司里的总监一样。并不是每一个员工都叫总监。
上古时代的太监,大都是受刑者和苦命的被剥削者。不过到了明朝的时候,宦官们权力越来越大,人们将之尊称为太监。
不过后来久而久之,太监成为了宦官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