叱咤天际80余年!“江湖”再无米格战斗机(4)

2022-01-21 11:30     环球网

1964年,格列维奇退休,按照苏联惯例,米格设计局应改名为米高扬设计局,新研发的战机也将改名为米高扬战斗机。但是米高扬却说:“米哈伊尔尽管离开了这里,但我们的飞机现在叫米格,将来也永远叫米格。”于是,米格战机的前缀从未有过改变。

1970年,米高扬逝世,享年65岁;而他的挚友格列维奇则在1976年与世长辞。

从繁荣走向没落 不受待见的米格-29

上世纪70年代,米格-23逐渐成为苏联的主力战斗机。但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西方国家的航空技术出现了一些突破性发展,以F-14、F-15、F-16等为代表的西方战斗机陆续服役,使原本以F-4“鬼怪”等第二代战斗机为假想敌的米格-23战斗机陷入“一出生就落后”的尴尬局面。

在压力之下,苏联中央空气流体力学研究院拿出了翼身融合的升力体布局方案。苏-27战斗机和米格-29战斗机都采用了这种气动布局,但是由于定位不同,这两种外形相似的战斗机迎来了迥异的命运。

米格-29作为前线战斗机,要求能在野战机场起降、能够快速出动夺取前线制空权、便于大规模生产。因此米格-29没有采用先进的电传飞控技术和静不稳定设计,发动机推力大但油耗高,机载电子设备也较为简单。

在当时的苏联作战体系下,这些并不是问题。然而随着苏联的解体,米格-29较小的航程、载弹量和落后的航电设备使其在军售市场上难以和苏-27系列竞争。再加上几次局部战争中的糟糕表现,米格-29的销量远远不如苏-27系列。

同样随着苏联解体而夭折的,还有米格-1.44战斗机。这款曾被米格设计局寄予厚望的下一代战机,仅制造了一架验证机,便销声匿迹了。

2021年12月,俄罗斯联合飞机公司宣布启动米格和苏霍伊的合并事宜,为米格设计局的“一生”画上了句号。

从创建到崛起

从巅峰到没落

历史改写

辉煌不再

对此,我们只能说一句

再见,米格!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