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加火山喷发 3位教当地人种菜的中国老师选择继续留下(2)

2022-01-21 09:56     新京报

“小孩子有老师高了”

老师们在汤加学院成立小班,让学生们自愿报名,在每天下午三点后的课外时间,去听中国的蔬菜种植技术和汉语文化。张蕾蕾回忆,一开始班里有20多个学生,等结束一年助农工作准备回国的时候,班里已经有50多名学生了。

“中国老师的菜园”,吸引着越来越多汤加学生的加入,也见证着孩子们的成长。“记得班里有一个小孩,当时看着挺小的,个子没我高,前段时间,第二批老师发过来照片,我一看,都比老师还高了。”张蕾蕾说,班里的孩子们年龄多在十三四岁,正是对大自然有非常强的好奇心、学习能力又很强的时候,“有的孩子,已经学会了筛选种子、打理蔬菜,他们会在自家院子里开辟一个小菜园,种自己想吃的蔬菜了。”

汤加火山喷发 三位教当地人种菜的中国老师选择继续留下

援助的老师和汤加学生们在农业试验基地合影。受访者供图

老师们把菜地分成两块,一块是示范田,自己种,种的菜除留一部分自己食用,大部分送给汤加相关部门和学校;一块是实践田,用来教学,老师带着学生一起种,收获的蔬菜让学生拿回家给家人吃。“下雨的时候,我们带着孩子们在屋里读理论,做活动;不下雨的时候,就领着他们走进田野,在土壤上打理庄稼。”

“庄稼是要打理的啊,有些汤加本地人是不知道要掐尖、打杈的。见我们掐尖、摘心、打杈,一些本地人也尝试着这么做了。随着时间推移,打理过的蔬菜,肯定比没打理过的长势好。这样,一个技术,就推广开了。”

聊城大学时常能收到来自汤加学院的照片,照片上的汤加少年,穿着白衬衫、灰色短裤,他们肤色黝黑、肩膀结实,几个男生站成一排,踩在土壤里摆姿势笑。“聊城大学在汤加的两年多助农活动,不敢说能改变多少人,但至少让一些孩子们,开始了解到蔬菜种植的技术,了解到合理饮食结构的重要性。”张蕾蕾说。

在汤加工作的第三个年头

赵培宝、任爱芝、张剑锋,三位仍在汤加的聊城大学老师,本该在2020年就可以回家的。他们原本的任务是在那里驻一年,但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出现、国际航班不通,他们将在那迎接第三个年头。

1月14日,聊城大学官微发布消息:我驻汤加使馆提前给三位教师发布安全提示,要求教师们提前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北京时间15日12时27分,汤加海域洪阿哈阿帕伊岛(Hunga)火山发生喷发后,学校高度重视三位教师的安全工作,要求职能部门一直联络我驻汤使馆和三位教师,及时向教师的家属通报信息。由于汤加对外通讯中断,1月16日凌晨4时4分,驻汤加使馆通过卫星电话专门给我校打来电话,告知三名援外教师均平安。教育部国际司美大处的负责同志也及时向我校通告三位教师平安信息,我校已及时告知家属、做好慰问工作。

聊城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处副处长单士栋告诉记者,三位老师已经完成了两年的援外工作,还计划继续执行2022年的任务,在汤加火山喷发之前,三位老师会时常向学校反馈自己的工作状态,老师们反馈多是教学中的建议:汤加学院学习汉语的学生人数不断增长,需要大量汉语教材;农场面积增大了,需要购置更多防虫、滴灌、无公害农药;需要与汤加学院校方探讨将农学课程纳入学分制管理,提高学生积极性。

2018年2月28日至3月8日,汤加王国国王图普六世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在两国元首的共同见证下,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汤加王国教育部关于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开启了两国教育交流合作的新局面。“这是聊城大学去汤加助农的起点。老师们之所以能在汤加留那么长时间,是始终没忘记两国合作的初心,也是始终贯彻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单士栋说。

校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介绍,聊城大学拥有全国第一所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该研究中心于2014年4月、2016年9月和2018年8月成功举办了中国首届、第二届和第三届“太平洋岛国研究高层论坛”;并创建了国内最齐全的太平洋岛国研究资料数据库,通过多年研究,中心编著出版了《一带一路列国志》《一带一路名城志》(全五卷),承担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全部太平洋岛国词条的编撰。

“他们平平安安去的,希望他们平平安安回来。”张蕾蕾发出的信息,还没收到回复,但她相信同事们会平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