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太平洋舰队之前发布的消息,“卡尔·文森”号在去年年底返回美国海军关岛基地过圣诞节,并在2021年12月28日驶离关岛,前往菲律宾海开展训练,其间多次进行舰载机起降作业,重点就是进行F-35C舰载战斗机的舰上起降训练。
由于F-35C是美军第一款隐形舰载战斗机,而且拥有具有更强的对海、对地攻击能力,所以让航母的战斗力得到了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除去“卡尔·文森”号核动力航母外,美国还向亚太地区派遣了“林肯”号核动力航母,该航母将是美国海军第二艘可以搭载F-35C隐形舰载机的核动力航母,战斗力也必然提升不少。
据美国媒体报道,1月3日“林肯”号航母正式结束保养期,从加州的圣地亚哥基地出发,开始前往西太平洋。一旦“林肯”号到达亚太地区,中国周边海域将会再次出现美国“双航母”模式。
另外,在日本横须贺港还停靠着“里根”号航母,这意味着美国在中国周边海域同时部署了三艘核动力航母。
美国一直把部署核动力航母,当做影响地区局势的重要工具。三个核动力航母群形成的战斗力,足够决定一场中小型战争的走向。
不过,亚太地区同时存在三艘美国航母的情况应该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因为美国虽然目前有11艘核动力航母,但有不少仍处于轮换休整和保养维护阶段,可以派遣的并不多。而且,现在美国在中东地区出现了航母不够用的情况。
所以,外界分析认为未来“里根”号很可能会前往中东。
但即便美国在我周边部署“卡尔·文森”号和“林肯”号两个核动力航母群,我们也要提高警惕。因为这两艘航母都搭载有F-35C舰载机。由于目前第五代的F-35C是世界上隐身能力最强,电子设备最先进的舰载机,所以体现了美国“将先进军力首先部署亚太”的趋势。
而且,美国CNN17日发出的最新消息显示,美国一艘战略核潜艇15日罕见地抵达关岛海军基地。
有分析人士称,这是美国海军武器库中最强大的武器之一,在“印太”紧张局势日益升级的情况下,战略核潜艇出现在关岛向盟友和敌人发出了信息。
这艘“俄亥俄”级核动力潜艇“内华达”号(USS Nevada)搭载这 20 枚“三叉戟”弹道导弹和数十枚核弹头。这是自 2016 年以来美军弹道导弹核潜艇首次访问关岛,也是自 1980 年代以来第二次公开宣布抵达关岛。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多个航母战斗群部署亚太的同时,美国还加大了与盟友之间的军事配合。当地时间1月5日至15日,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和印度六国,在太平洋关岛的安德森空军基地附近海域,还开展了代号为“海龙-22”联合反潜演习。
尤其是美日之间,“联合作战”已经朝着非常危险的方向迈进。据日本媒体1月16日报道,美日正讨论在日本某些地方储备军火弹药,包括一些与台湾距离较近的岛屿。据称此举是为了“应对可能的突发事件”。
“日经亚洲”网站的文章称,在本月7日举行的“2+2”会谈中,日美双方讨论了共用军事设施的问题。双方会后发布声明称,“承诺增加美国和日本设施的联合使用,并将致力于加强日本自卫队在包括其西南诸岛在内地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