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市场大局未定,环境变复杂,小米的不确定性变多
回到手机市场来看,2022年手机市场竞争环境更加复杂,小米面临的不确定性变多了。在手机市场,当前众厂商已经进入精细化深耕高端市场的阶段,OV在芯片层面的投入变多,荣耀又继承了华为的大量研发团队,在高端战场产品迭出、技术研发层面持续加码,各厂商的决心颇为强烈。
从小米到OV荣耀四大国产头部厂商,客观来看,小米在产品技术与竞争力层面的后劲与综合实力偏弱的。当下其实是需要在手机业务上持续夯实核心竞争力,加大投入,专注新品创新、奋力追赶的时候。
但小米将重要精力投入到了造车的战场,从2021年的表现来看,某种程度上说,对造车过度投入其实已经影响到手机产品的表现。
2021年手机市场还有一个值得观察的变化就是出现了众多已经消失的老牌厂商与小厂商。国外有三星,国内有酷派、乐视、魅蓝、联想乐檬等,另外也诞生了一些不知名的新品牌,如鼎桥、雷鸟、优畅享等等。
为什么在手机战场愈加饱和的情况,新旧品牌又都来搅局了呢?
一方面,这与华为的淡出与退场相关,少了一个强势对手,众多品牌都看到了分一杯羹的机会,尤其是在大厂都在全力冲击中高端市场的情况下,中低端市场又有了新的机会。
其次,从目前这些新旧品牌发布的新机来看,当前它们争夺的主要是入门级中低端市场。
而小米造车分散精力之余,又要在手机市场对标苹果公司。
这透露了新的信号:一方面小米在手机汽车双线出击,无疑会牵扯到主业的投入精力。另一方面,小米为了褪去性价比的标签,或将弱化低端手机市场的投入,这无疑也是给了其他品牌争夺低端市场的机会。
从2022年来看,中低端的产品选择可能要更加多元化与个性化了。
此外,小米如今在海外市场也不乐观,手机业务承压会越来越明显。小米的营收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海外市场尤其是印度市场,但印度市场的营商环境已经不容乐观。
比如不久前外媒称,印度财政部通报小米印度私人有限公司逃税65.3亿卢比(5.5949亿人民币)。文件显示小米印度公司向美国高通、北京小米移动软件公司支付特许权使用费和许可费,通过不将“特许权使用费和许可费”计入交易价值,小米印度公司逃避了关税,成为了这些进口手机及其零部件的受益所有者。
小米回应称,小米在全球范围内坚持合法合规经营,并遵守经营地的相关法律法规。
本质上,基于印度市场对小米的重要性,我们更倾向于相信小米在印度是合规经营,当前印度通报小米逃税的实质是反应了印度的营商环境在恶化。从最近两年来看,印度分多次封禁了众多中国的APP,从 Tik Tok 、微信、百度到 UC 等等无一幸免。很显然,印度不确定性的监管与恶化的营商环境给小米手机在印度市场的未来蒙上了阴影。
此外是三星重新回归中国市场的信号与动作也非常明显,伴随着大量中小厂商重新入局,荣耀的逆势反弹,海外市场的不确定性变多,其实都给小米在主业上的增长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
汽车是很多创业者眼中的大肥肉,但它同时也是一个大陷阱。从乐视贾跃亭到恒大许家印,众多大佬都曾为汽车梦而窒息。造车带给小米的是第二曲线还是业绩拖累与包袱,还需要观察,但从手机业务的情况来看,小米最坏的时刻还没有到来。
在股价上行趋势以及主业增长势头不乐观的情况下,开辟重投入的新赛道有时候并不能为股价提供更多的估值支撑点,反而有可能削弱主业在关键时刻的投入精力与竞争力,继而影响大盘的稳定性。
从这个角度来看,小米未来的路该怎么走,如何平衡手机主业与造车业务战略优先级之间的关系,考验雷军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