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西安外来务工者:7人一天的伙食费只需10元(2)

2022-01-06 14:26  新京报

然而,措手不及的麻烦接踵而至。原本,他们唯一的烹饪用具是前租户留下的一口旧电热锅,但没用几天,锅坏了,土豆、洋葱没法弄熟不说,连方便面也只能干啃,甚至渴了,都只能喝些自来水。

他们曾向小区疫情防控人员反映情况,希望能出小区去买口锅,但被拒绝了。“人家也是执行防疫政策,也没办法。”理解归理解,但工友们的难处还是无从解决,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在小区里买馒头充饥。5块钱10个,更便宜、更扛饿,可是“冻得特别硬,用手一搓就成颗粒了”。

▲接到救助前,刘明和工友们仅剩的馒头。受访者供图

“我们这些在外打工的人,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的。”王志勇、刘明和他们的工友们咬牙挺着,不敢给家人透露分毫,只能尝试着一遍遍拨打他们能想到的求助电话。

转机在哪里?

“热线拥挤,请多渠道求助”

1月4日上午,被困未央区建筑工地的王志勇终于拨通了救助电话。接线的工作人员让他别担心,会尽快安排救助。当天下午,王志勇和工友们就收到了几大袋的白菜、胡萝卜、土豆和洋葱,米面粮油也在路上。

▲王志勇和工友们收到的一大袋白菜。受访者供图

王志勇心怀感激,他希望疫情早点儿过去,自己能回到工地,为西安做点儿事,自己也能多挣点儿钱寄回家里。

为疫情防控需要,一千多万人口的古都按下“暂停键”,人们的轨迹与生计,被迫进入阶段性调整。在王志勇这样的外地务工人员身上,受困与解困的博弈早已开始。

2021年12月25日,西安市政府发布消息,对受疫情影响、暂时找不到工作又得不到家庭支持的困难外来务工人员,以及因交通管控等原因暂时滞留西安市的临时遇困人员,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取消临时救助户籍地、居住地申请限制,由急难问题发生地的镇街直接实施救助。

此外,特殊困难群体中,外地滞留人员可以拨打“12345”市民热线或市、区县社会救助工作电话,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e救助”网上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