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国历史中的"国士",韩信绝对是可以排得上号的。他的上司刘邦曾经大方地承认自己在率兵方面不如韩信,他的同事兼好友曾经也大力地赞扬过他,连苏轼这种全才都曾经称赞他的英雄气概。就是这样的一位名士,最终却惨淡收场,回到他一生的经历之中,也许可以寻到一些端倪。
韩信本人算得上是一名英俊潇洒的美男子,但是在年轻的时候,他却是空有一副好皮囊,终日无所事事。现在流传的"一饭之恩"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时期。这时的韩信把到处蹭饭当成了家常便饭,最后竟然蹭到了靠洗衣为生的老妇人身上,还连续吃了很多天。老妇人当然想不到这个混吃混喝的年轻人日后能够有那么大的成就,她此时对韩信的评价就很有代表性了,她之所以救济这个年轻人,是因为可怜他作为一个青年男人却不能自己养活自己。
这样的一个韩信,多少是有些"厚脸皮"的,所以他才能从容地从市井无赖的胯下钻过去,又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故事。大家常常借此夸赞韩信的不拘小节、忍辱负重,但是却忽略了这一系列事件中反映出的性格弱点